第82章 父女终反目(2 / 3)

加入书签

名,上告官府,逐出沈家。

庶子当官,既是嫡母之隐忧,亦给予嫡母可乘之机。

只需紧握“孝道”二字,便可令其动弹不得,任由拿捏。

沈坤正值壮年,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此刻官场正得意,若辞官归乡伺候嫡母,固然得了孝名,前程自然受阻。

若不回乡侍疾,一个不孝的帽子压下来,仍然前程尽毁。

此乃无解之死局。

此时此刻,沈坤气急败坏于嫡母的趁火打劫,滔天怒火于亲女不孝,无能狂怒于嫡兄背刺,又无能为力解救自己的困兽之厄。

他也清楚,罪魁祸首应是沈长乐这个长女。

他想掌掴沈长乐,又因各种原因,恨极收手。

“贱人,你这是在报复于我。我是你老子,你竟敢这样对我。你就不怕阴司报应?”

沈坤双目赤红,脸色狰狞,视沈长乐如切齿仇人,再无往日父慈女孝之温情。

沈长乐亦撕下伪装,冷面以对。

“说到阴司报应,幼弟枉死,我母亲含怨而死,一尸两命,死不瞑目,你可有悔过?可有为母亲和幼弟掉过一滴眼泪?罪魁林氏,如今已遭受报应。没道理,你这个祸乱之源,还能好好当着官,享着福,心安理得享用亡妻陪嫁,意气风发,左拥右抱,子孙满堂。”

沈长乐不给恶父辩驳机会,直接给他两条路可选。

“你不愿回乡侍疾,又想保住这身官皮,也简单。”

聪明如沈坤,自是明白,只要同意沈长乐过继出去,一切困境皆迎刃而解。

唯一失去的便是亡妻的丰厚陪嫁,和沈长乐这个嫡长女。

及脸面的丢失。

而沈长乐这个嫡长女,于他的宏图前程,其损失几乎忽略不计。

“你若是不同意我过继,那也成。咱们一家老小,回通州老宅,一起服侍祖母。反正沈家分有父亲举业田,靠举业田,咱们一家子也不至于饿死。”

沈坤两榜进士,早年也曾得沈程两家扶持,颇有前程。

奈何受林氏所惑,屡走岔路,致沈程两家交恶。

沈氏这些年,在官场上,虽未受挫,但想要向上,却也举步维艰。

他们自然明白,祸事皆出自沈坤。

目前沈坤之嫡次兄,沈城,正冲击外放实职,若无程家襄助,机会渺茫。

小舅以此为条件,舍沈坤一人,保沈城仕途更上一楼。

并让程沈两家重修旧好,于沈氏一族而言,利大于弊。

沈坦为沈氏长房长子,沈城沈坤皆为其弟。

亦为沈氏长房出息之人。

然亲疏有别,嫡庶有分明,利益面前,自然更偏向一母同胞之弟。

过继沈长乐这个侄女,便能助沈城一臂之力,还能拉拢程家,又能敲打沈坤,一举数得。

这场博弈中,得利者甚多。

沈家得程家襄助,辉煌重铸,指日可待。

沈长乐也获利颇丰,为母报得大仇,拿回母亲嫁妆,摆脱自私渣父,另觅更强靠山。

新父沈坦,举人功名,时任通州通判,颇重规矩,胸襟远大。膝下一女三子,长女嫁同为乡绅之家的顾家。长子颇有读书天赋,且有举人功名,明年即将参加闱。

拜沈坦为父,于沈长乐利大于弊。

于沈坦而言,有利无弊!

唯独沈坤,需舍弃亲女及亡妻陪嫁,方能保其官位。

“只要父亲同意,程家必不再狙击父亲前程。父亲与沈家,仍然同脉连枝,同出一气。”

沈坤颓然跌坐于椅,一番天人交战,允了。

他在书契上盖下手印。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你宁认沈坦为父,亦不愿再当我女儿,我自然不会再强留。”

沈坤看着沈长乐,眼里带着森然恨意,语气森然,“既然你已另攀高枝,你我父女之情,就此一刀两断。”

沈长乐颔首:“这是自然。”

她有母亲庞大遗产作盾,又有程氏护航,何需看渣父脸色?

就连她的新父亲沈坦,也只会对她和颜悦色。

盖因她外祖家已由以护短闻名的小舅程诺作主,但凡程氏所出,皆受其庇佑。

反观沈坤,纵然仕途一时得意,然,失亡妻遗财,已自断臂膀。

赖家族举业,足够养家。

然家计必减,易奢难俭。

夜深人静,梦回往昔,是悔往日之失,抑或欲向林氏泄愤?

……

归家不过三月余,便心想事成,沈长乐心情颇佳。

命护卫仆妇收拾行囊,前往通州。

孔嬷嬷手持母亲嫁妆单子,站在正房门口,发号施令,威风凛凛。

“先太太的嫁妆,务必全都带走。尔等务必小心,仔细碰了,磕了。”

“是。”

仆妇丫鬟们,找寻金银摆设等小件。

侍卫们则搬大件之物。

林氏正屋中的摆件、家具、珠饰、玉器;沈旺屋中所用屏风摆件、笔墨字画;沈长悦,沈长喜二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