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说!为什么有这么多银子!(2 / 3)
白银七万五千两,地契一千九百亩,其余财物二十六箱。”
“内阁大学士刘吉,共从家中抄得白银四万八千两,地契一千六百亩,其余财物二十箱。”
“户部尚书叶淇,共从家中抄得白银十三万四千两,地契六千二百亩,其余财物五十三箱,”
“……”
朱祐樘伸手,汪直立刻便停了下来。
朱祐樘盯着王恕,语气凌厉:“说!为什么朕能从他们家里,抄出这么多银子?!这么多地契?!”
“这还只是他们在京城的财产,他们的老家,朕都还没来得及查呢!”
“这……”王恕冷汗涔涔。
他都不知道朱祐樘动作竟然这么快,都把家给抄了,才来问罪。
这不是本末倒置,倒果为因了吗?
但偏偏这样的手段,还最有效!
在实打实的白银地契面前,任王恕巧舌如簧,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按照太祖皇帝所规定的俸禄来看,正二品的尚书,一年的俸禄是732石大米,折银大概500两。
正五品的内阁大学士,一年的俸禄只有192石大米,折银大概120两。
哪怕是经过三杨时期,时任内阁首辅的杨士奇,偷偷给百官涨了俸禄。
二品尚书每年到手的银两,也不会高过600两。
五品内阁大学士每年到手的银两,也不会高过150两。
都说明朝的俸禄低,实际上并不低。
有人喜欢用一两银子对当时粮食的购买力,来横向比较现代粮食的价格,得出一两银子值多少钱。
换算下来,一两银子差不多是八百块钱。
但这完全是扯淡!
古代的粮食和现代的粮食,有可比性吗?
现代的粮食经过袁国士,和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改良,杂交水稻亩产能达到两千四百斤!
而古代的水稻,亩产不到五百斤。
而且可耕种面积,也完全没法比。
现代我国每年能产13908亿斤粮食,而明朝每年大概能产1500亿斤粮食。
再加上我国每年还要大量进口外国粮食,这其中的差距,何止十倍。
明朝的百姓吃饭都是个大问题,粮食都可以当一般等价物用,和现代的粮食完全没有可比性。
综合明朝的各种物价,简单粗暴的换算下来。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实际上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块钱。
二品大员一年六百万,真的不低了。
明朝前期官员穷,那是因为洪武皇帝发俸的时候,并不是给足禄米的。
禄米大概只能拿到百分之四十,剩下的都折成了宝钞,布匹或者盐茶。
但是到了英宗皇帝时,百官除了禄米之外,都能拿到折色的白银。
明朝中后期的官员,都是实打实地领足了工资的。
而且工资也不低,甚至高得后面的世宗皇帝,神宗皇帝,都想削官员的俸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