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机械义肢(1 / 3)

加入书签

二环鲜花工业园区坐落在中心区的对角线上,也就是距离中心区最远的地方。

这里植被茂密,一年四季有鲜花盛开。

各个工业厂区就建在这些植被之中。

罗甸是三环本地人。

他的父亲是一名异能者,母亲是普通人。

罗甸和妻子都是普通人。

他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其中年纪小的一对是双胞胎。

罗甸的母亲和妻子是全职家庭主妇,负责照顾家里三个孩子。

父亲的工资比罗甸高。

老人家是线路巡检员,常年在户外工作,风餐露宿很辛苦。

罗甸是流水线工人,早出晚归,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也很辛苦。

虽然二环的环境条件比三四环好了很多,但人们的平均寿命仍然不长。

像罗甸父亲这样的异能者能活过六十岁已经比普通人长寿了。

罗甸的父亲今年刚好五十。

虽然有异能,但身体素质大不如青年人,病痛愈发频繁。

红月世界可没有退休制度。

大部分人就是活到老工作到老。

罗甸心疼父亲,想让父亲辞职在家休养。

但以他目前的个人收入,却负担不了四个大人三个小孩的生活费。

罗甸所在的工厂有一项员工福利,每年会免费为一些员工更换机械义肢。

机械义肢是最近几年官方大力推荐的项目。

最早这项福利的初衷是为残疾员工减轻负担,但后来慢慢变了。

工厂没有那么多残疾员工,而这项福利中也并未明确标注只能残疾员工才能享受,然后就有人动了其他想法。

有身体健康的工友报名参加这个项目,工厂方面竟然默认同意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前两年,厂子里到目前有八位通过这项更换机械义肢的同事。

这八位同事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其中两人进入了管理岗位,剩下六人自成一条升级版生产线。

罗甸的一位老友是八人之一,他现在是材料调配组的组长。

罗甸一向很佩服那位老友的决断力。

上个月,老友提前告诉罗甸工厂今年的福利又要下来了,他建议罗甸赶紧报名参加。

老友告诉罗甸,未来机械义肢必会大行其道,因为机械义肢太好用了。

老友认为更换了机械义肢的人堪比异能者,将来可以成为与异能者比肩的势力。

“早一天更换义肢,可以早一天享受更好的待遇。

等将来想通这一点更换义肢的人多了,厂里的福利就没有那么好申请了。

“你这边换了机械义肢,我就可以申请调你去调配组。

你也知道调配组那边可以拿油水,到时候赚的钱是你现在工资的好几倍。”

老友的话让罗甸很心动,可他也害怕。

罗甸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如果要更换机械义肢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双手。

好好的一双手就那样不要了吗?罗甸光想象就觉得手疼。

“你不是想让老爹辞职休养吗?以你现在的工资水平,再过五年也不行。

还有你家那三个小的,老大明年该上学了,难道你要让他去跟那些贫民孩子上一个学校?”

二环官方推行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收学费,所有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学。

但是,学校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家长自然希望自家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而更好的学校就会有相应的其他费用。

其实孩子的事情对罗甸来说不是必须的,但老父亲的身体是真的扛不住了。

于是,罗甸被说服了。

他参加了上个月工厂的福利项目,把自己的一双手换成了机械义肢。

罗甸原本以为更换机械义肢要花费很多钱,在动手术的时候好奇地跟护士打听了一下。

原来他替切下来的手会被医院回收,将来可能用作研究材料,也可能移植给别人。

医院给出的回收价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因为他们更换义肢的费用由工厂承担了,所以这笔钱医院是支付给工厂的。

另外,机械义肢属于官方推广项目,可以从官方拿到一部分补贴。

这笔钱也是工厂出面报给官方,所以也跟他们个人无关了。

最后总的算下来,工厂方面花的钱并不多。

到现在,罗甸更换机械义肢已经半个多月了,他也被调到了材料调配组。

正如老友所说,新工作有油水拿,工资比流水线上翻了四倍。

只是拿的多,工作量也大。

还好有了机械义肢,否则罗甸肯定做不了这份工作。

罗甸更换机械义肢事先没有跟家人说。

他做完手术后回家,家人果然非常反对,就连温柔的妻子都跟他冷战。

只是木已成舟,家人只能干生气。

前几天,罗甸拿了这个月的工资回家。

看到厚厚一沓钱,家人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