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房产(1 / 2)

加入书签

五年前,三环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事件。

某居民楼三户家庭惨遭灭门,另有数人受伤。

据当时警方通报,案件起因为某绝症患者厌世引发。

在官方有意压制下,这起本该骇人听闻的案件混在某报纸底部的广告群中一带而过。

大部分三环居民并不知道他们心目中天堂一样的三环居然发生过这么可怕的事情。

但对另外一小部分人来说,那是一辈子忘不掉的噩梦或笑话。

按照查理给她的地址,单小溪来到乌托街。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三环曾经发生过那样的恶性案件,更不知道五年前的恶性案件就发生在乌托街。

文森特留在三环的房产就在这条街上。

单小溪虽然不能以主人的身份光明正大现身,但偷偷过来看一看还是可以的。

只是单小溪没想到这里会破败成这个样子。

当她看到这条街的第一眼,就明白了为什么文森特的亲戚们愿意放弃这处房产。

只见乌托街的两侧分成了两种风格,一边的房屋墙壁上都用白漆写着大大的“拆”

字,另一侧却没有。

不用问就能明白,写“拆”

字的一边是拆迁区,没写的则不在拆迁范围内。

拆迁是造就暴发户最快最轻松的途径。

一条街,两个境遇。

没写的一边要羡慕死另一边了吧。

偏偏拆的那边是单号。

文森特留下的房产是乌托街14号。

拆迁区的房屋大部分因失修和打扫显得陈旧破烂。

有些木质房屋墙壁和门都破了,甚至能看到屋子里面的惨状。

还有几栋房屋似乎遭到了恶意破坏,墙体和屋顶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破损,像是遭到过重物锤击。

看来拆迁区的人已经搬走很久了。

而另一边比拆迁区也好不到哪里去。

整条街道几乎看不到人,街道上堆满了枯枝败叶和不知名的垃圾袋。

那些垃圾袋看上去有点新,还成堆的出现,似乎是被一批批堆放到这里的。

不会是附近的小区把这条街当成垃圾场了吧。

单小溪甚至能想象到这条街在夏天会散发出怎样的臭气。

还好现在是深秋了。

总之,乌托街的凄惨模样已经不足以用贫民窟来形容了。

单论街道卫生,它甚至比以前的四环青草街还要糟糕。

就是这样,单小溪一个人站在乌托街的废旧街道上,瞪着眼睛看一眼自己手里的纸条,再仔细辨认街道口的路标,终于认命般确认这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

话说文森特离开三环的时候,乌托街应该还没有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估计他也没想到这条街竟然能变成这样。

小心翼翼避开脚下的垃圾,单小溪手里拿着写着地址的纸条,对照街道两边的楼房号牌,来到了一栋四层楼房前。

没错了,这里就是乌托街十四号。

这是一栋水泥质地的四层楼房。

一楼是四家商铺,现在只剩一家杂货铺还在营业,其余三家都锁着门,看上去很久没有使用了。

从二楼到四楼,每层有四个一室一厅一卫的房间。

按照文森特的遗嘱,这些房间都租出去了,文森特以前就靠收租金支撑自己的日常开销。

但是现在,十二个房间只有四个看上去像是还在使用的样子,其余八个房间的窗户玻璃都积着厚厚的灰尘,从楼下看上去就知道很久没人住了。

一楼去往楼上的楼梯间装有带密码锁的防盗门。

文森特遗嘱里说密码是9527。

不知道密码有没有换掉。

单小溪没有急着去试密码。

今天早上太阳溢出来,单小溪就出门了,但因为不熟悉路,还不舍得花钱坐车,她是靠双腿走到这边来的。

一走就走了大半天。

这会儿已经快到中午了,单小溪觉得应该先填饱肚子,最好顺便能打听一些情况。

唯一一家还在营业的杂货铺自然就是单小溪的目标了。

这家杂货铺面积不算小,以前可能是一家二十四小时的便利店,后来生意不好就改变了营业方式。

货架只有四个,剩余的空间摆放着桌子,可能兼做小吃店的意思。

推动老旧的玻璃门,门口的铃铛发出不太清脆的沉闷声音,单小溪踩着有点忐忑的步子走进店里。

店里只有一位老人,他躺在收银台前的沙发椅里,听到声音掀起眼皮看了单小溪一眼又闭上。

单小溪扫了一眼老人,视线移到门口墙边的货架上。

货架空间有限,货物数量不多,但种类很齐全,从油盐酱醋到文具用品嗯?文具用品?

有一排架子上摆着好几盒便当,便当盒里有整齐凝结的水珠,看上去像是热的。

单小溪一盒盒看过去。

有青椒土豆丝、鱼香豆腐等等,都是家常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