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章 潜不下去(1 / 2)

加入书签

那边快艇已经呼啸着过去,把董庆军捞了上来。

董庆军一脸惊魂未定:还好我不在助推器上,不然现在跟着助推器一起碎成渣。

李文军等他上岸包上毛巾,说:“总结一下。”

董庆军说:“控制不方便。

容易脱手。”

李文军:“嗯。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

第一,说明这样趴在浮板上不方便,就算是没有脱手,紧急情况下还要去摸控制面板,反应不过来。”

董庆军:“还有第二吗?”

李文军:“潜水器最后还是用在海里比较多。

那个风浪和情况,比现在复杂多了。

所以也会比在这样平静的淡水水面更容易脱手。

你想想,为什么冲浪的人要用根高强绳子把冲浪板拴在手腕上。”

董庆军恍然大悟:“对对对,为了防止浪大的时候,把冲浪板冲跑了。”

李文军:“所以你也要加个卡扣把潜水助推器连在手腕上。

别用燃油发动机了,用电池吧。

因为你不但要浮潜还有深潜。

还要想办法减轻重量,让一个成年女子也可以轻松带上。

名字就叫‘便携式潜水助推器’。

如果成本高,就弄几个价格档次的,反正越小,越轻越贵。”

董庆军:“可是不能趴在浮板上,要怎么控制呢。”

李文军:“摩托车怎么控制方向和速度的?”

董庆军:“拧车头控制方向。

手柄控制油门。”

李文军:“在浮板上安装两个凸出的手柄,使用者捉住手柄就行。

你把所有控制功能都浓缩在手柄上,速度不用搞那么复杂,设置几个挡位就行。”

李文军又对船舶厂说:“你们的水上摩托不错,就是噪音太大了要改进下。”

董庆军挠了几天头,把高强塑料改成高强碳纤维板。

汽油驱动改电池,体积变小的同时,重量更轻。

速度设置三个挡位,可以是一挡1s左右的速度缓慢前行,也可以二挡15s的中速或者三挡2s快速前进。

全程用三档速度行驶续航时间大概两小时。

最后总重变成了3kg。

因为需要深潜,所以这一次他们去大水库里测试。

这一次,除了上次在的人,还来了运动器材厂的。

因为运动器材厂给了他一套潜水服和潜水面镜,跟他说:“别总瞎搞。

装备还是要配齐,不然总像杂牌军一样。”

其实是他们想让董庆军帮忙试一下他们新研发的潜水服和潜水面镜。

同时他们也盯上了董庆军研发的这个“便携式潜水助推器”

讲到底,这不就是体育用品吗?!

材料研究所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也来了。

加上船舶厂和摩托车厂,乌泱泱站满了岸边。

董庆军一个人试,几个公司的头来看。

杨守拙一看材料研究所的来了,就知道肯定是潜水服和潜水镜有什么门道。

等董庆军下水潜远了,他才问:“有什么特别?”

李文军淡淡的说:“这款潜水服是用导电碳纤维做的,具有隐身性能。

因为这种材料可以阻挡人体电脉冲信号的传播,使潜水员不会被水下生物发现。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穿上这个衣服潜入水里,在水里的生物看起来,就跟一段木头差不多。”

杨守拙:“就这?”

李文军:“还能吸收声波。”

陆地用雷达,水下却是用声呐来探测前方的物体。

能吸收声波,就能躲避水底的声呐探测。

杨守拙兴奋得瞳孔都放大了,瞪着李文军。

李文军冲水面无声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

材料厂已经把这个声纳器放到水里了。

杨守拙又问:“那潜水面罩呢?”

李文军:“之前我们做的潜水面罩肺罐和通气管设计,能潜水多久要看看氧气罐大小。

后来做了有电池的,可以维持潜水者10分钟左右。

现在这一款更高级可以从水中直接提取氧气,可以把水下长时间呼吸延长到一个小时。

可其实一般人受不了这么久时间潜水的。”

杨守拙:“什么原理。”

李文军:“其实跟人的肺一样。

只是人的肺部跟空气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这个水肺,是用特殊过滤膜让面罩里的空气跟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杨守拙:“那就是说,理论上,只要加强这个功能,以后人可以像鱼一样一直待在水里了。”

李文军:“是。

但是现在我们的技术只能保证在小于五米水压的状态下正常使用。”

杨守拙:“那也很厉害了。”

按照计划,董庆军会先在水面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