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三章 不受控制的车(1 / 2)

加入书签

陶光明说:“既然要取得汽车生产牌照才能生产汽车,这就意味企业的技术能力要被严格审查,那么好多乡镇汽车厂达不到要求,就都只能停产。

像我们建厂的时候那样有个扳手和锤子就能造汽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行业要重新洗牌。”

李文军笑:“不错嘛,终于有一个人说到重点了。”

董庆军没出声。

李文军问:“怎么,你竟然这么安静真难得。”

董庆军挠头:“我没看。

这东西跟技术没关系。”

李文军说:“我猜也是。

那我来总结一下。

首先韩厂长说的牌照问题。

陶董的看法非常正确。

各位知道嘛。

我国的汽车工业看着落后,但是产量并不低。

九二年就超过了100万辆。”

大家都很惊愕。

本以为“文军汽车”

和北方汽车等几个大汽车厂的产量就是全部了,结果数字竟然这么惊人。

李文军笑:“有点意外吧。

是,除了十几万辆正规企业生产的汽车之外,其他都是乡镇小企业做出来的。

不是说乡镇小企业做出来的东西质量和技术就一定不行。

我们也是乡镇小企业发家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企业资质没有人把关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资源分散,拖慢技术发展。

所以国家才会出台这个政策。”

董庆军本来兴趣缺缺,这会听得入神,靠了过来。

李文军说:“现在出了这个政策,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品牌锐减,有牌照的企业销售额会暴增,然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资金,资源和技术就会短时间集中到几个大企业手里。”

董庆军嘀咕了一句:“我们既然被圈到合法的生产的范围内,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躺着都有饭吃。”

李文军摇头:“发展经济就要讲经济规律。

你见过有利益摆在那里,大家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自己不动吗?现在的几个企业瓜分只是暂时的。

以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只是转向技术而已。

中国汽车的产能和技术发展速度肯定会加快。

我们不加紧,就会被别人赶上,淘汰。”

李文军总说“逆水行舟”

、“逆水行舟”

的,大家耳朵都起老茧了,也没放在心上。

现在听他一分析,都神情肃穆起来。

李文军又说:“再说说这个‘鼓励购买’,虽然之前也没禁止个人购买汽车,但是说了“鼓励”

就不一样了。

会有很多优惠,补贴。

而且“承认汽车私有合法化”

,就是说只要有钱,不用挂公司企业的名字就能买。

绝对是一波销售利好。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大家都买了车,是不是要开,那驾照就会更容易考上,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先学修车,耗几年才能开车。

所以就会多很多驾驶水平不如以前,却能拿到驾照的人。

怎么适应消费者的数量和水平变化?”

李文军转头看了看大家,说:“那就只能改进产品了。

这也是我要你们加快研究自动波汽车的原因。

因为那些技术不过关的人就基本不会选择手动波,虽然有驾驶的乐趣,可是太容易死火了,开起来麻烦。”

韩伟俊点头:“我们会加快自动波的研发。

李董放心。”

李文军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作为一个厂的领导人,不能只盯着厂里这点东西。

多看国内国际新闻,了解产业动态,市场动态。

多研究对手和顾客。

才能规避风险,找到机会。”

大家纷纷点头:“好,知道了。”

从汽车厂里出来,看陶光明还是恹恹的,李文军说:“我来开车,你歇会。”

上了高尔夫车坐好,却发现董庆军站着不动,两个人疑惑地回头挑眉望着董庆军。

“怎么?不跟了?”

“想看的看完了?”

董庆军摇头:“不不不,还有好多想看的,就是不想坐这个车了。”

李文军问:“为什么?”

董庆军说:“刚才电量已经报警了。

很快就没电。”

李文军说:“昂,所以呢?你担心的不是这个吧。

说实话!

!”

没电了最多就停下来,有什么好怕的。

董庆军:“我猜你现在是要去自行车厂,电车厂和电器厂。

咱们生产的这个电动高尔夫球车,有个有意思的特点,开久了就会跑偏,不听使唤,两边轮子各走各。

下坡的时候特别明显。

这边过去,刚好一路下坡。

我好一次都差点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