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二章 一个分界线(1 / 2)
李文军不只是诧异了,微微挑眉,安静地听他说。
柳冬生接着说:“我看见你的辛苦,无奈和挣扎。
我是没有你的能力,我也知道,不单单是我,就算换别人,同样的时间,跟你付出一样的努力,也做不到你这样。
可是,我还是觉得值得。
所以我在你这里,能学什么就尽量学,我想知道,我最适合干什么,然后有一天,我做好准备,鼓起勇气了,就放手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李文军说:“你做好准备了?”
柳冬生摇头:“没有。
我发现其实我永远都不会准备好。
我妈妈一辈子都想离开我爸爸,一辈子都在做准备,其实我从懂事开始,就不止一次看见她在收拾东西,最后都没能离开,直到这一次。
有的时候,只是缺了一点勇气。
我看到我妈妈,觉得,如果我现在还不开始行动,可能就是一辈子就这样了。”
李文军笑了笑:“好,你想明白了就好,人生短短几十年,青春更是稍纵即逝,用来蹉跎徘徊,不如放手干自己想干的事。
不过你找了你想干的事了吗?”
柳冬生犹豫了一下,说:“我暂时没找到。”
李文军摇头:“不,你找到了。
而且你一直在努力。
我也看见了你的努力。
我跟你讲过的,有一天你可以帮我造汽车。
现在,那一天到了。”
柳冬生微微张嘴:“我可以吗?”
李文军一脸笃定:“你可以。
汽车确实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你比谁都清楚。
所以你什么都在学,你在跟张师傅学电路,跟钱师傅学机械,跟赵师傅学焊接,跟我爸学人体工学,我都看到了。”
柳冬生喃喃地说:“原来你都知道。”
李文军说:“是的,我知道,我也一直在找能帮我把这件事做起来的人。
现在我找到了。”
柳冬生有些犹疑:“造汽车很难。”
李文军点头:“我知道。
所以我们不能急,从改进发动机开始。
我们现在有地方,有资金,我们还年轻。
不行还可以找外援,出去进修学习。
只要你肯干,你需要任何支持我都可以给你。”
柳冬生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好。
有厂长支持,那就干吧。
总比一辈子开货车有意思。”
李文军笑了,站起来,朝柳冬生伸出手:“欢迎你。
‘文军汽车’的第一任技术科科长,也是第一位员工。”
柳冬生眼睛亮得像启明星,接住了李文军的手:“谢谢,谢谢你一直帮助我。
我会努力不负嘱托。”
中午吃饭的时候,陶光明学记者采访把汤勺伸到李文军嘴巴下面:“李厂长,我来采访一下,有职工不要铁饭碗来为你工作,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的惊喜和自豪。”
大家都习惯了陶光明跟李文军在一起的时候不正经,所以都笑嘻嘻一边吃饭一边看着他们闹。
话说不久前,李文军还是个四处惹是生非,让所有人头痛的害群之马,怎么不知不觉间,这么快就成了领头马了。
李文军一阵正经像个历史学家一样说:“这是一个分界线,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文军实业’在大家的心里比矿区要更重要。
这是历史的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更多同志们认识到这一点,加入到我们中间来。”
其实他没说的是,到时候矿区破产,这些人就算不辞职也会失去工作。
所谓的铁饭碗,压根就不存在。
陶光明翻了个白眼:“你就吹吧,也就那个木头这么傻,会这么相信你。
还不久的将来,我看你干不动了,这一天都不会到来。”
李文军笑笑,也不反驳。
周围的人却心情各异。
-----
“文军实业”
的厂门口又挂了个新的牌子“文军汽车”
。
大家以为李文军又要大肆招人,摩拳擦掌等着招工告示一出,就去报名。
结果,李文军一点动静没有。
倒是柳冬生辞职,全职加入李文军开的新厂“文军汽车”
。
这在矿里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觉得不敢相信,议论四起。
“铁饭碗啊!
直接就摔了啊。
两边拿工资不好吗?”
“柳家是中邪了吗,老子老子这样,儿子儿子又这样。”
“肯定是被李文军花言巧语骗过去了。
以后肯定要后悔。
可怜柳解放,老婆跑了,儿子又这样。”
柳解放也气到不行,当时他为了让柳冬生顶职,自己提前退休了。
因为是提前退休,退休工资很少,攒不下钱,他才会扣着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