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主动挑战(1 / 2)
来到寨子,寨子里的房子这个年代了,竟然还有很多土坯墙,漏雨的地方用塑料布盖着。
一个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手里攥着个没剥壳的玉米,见了他,只是木愣愣地看,没起身。
村干部在旁边解释:“老太太儿子出去打工,三年没回来,家里就她一个人,靠种玉米过日子。”
蒋震蹲下来,问老太太“冬天冷不冷”
,老太太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屋顶的塑料布。
他心里沉,掏出笔记本,记下“岩脚寨:需修缮危房32户,需解决饮水问题”
。
可转头,就看到村头有个“示范点”
——新盖的砖房,刷着白墙,门口挂着“脱贫示范户”
的牌子,里面却没人住。
秘书悄悄跟他说:“这是上个月县里为了迎接检查盖的,没住人,就是摆样子。”
蒋震没说话,只是把“示范点弄虚作假”
记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用红笔圈了圈。
他暗查了这三个县的一把手,果然,都是彭来昌去年调来的——黔西县委书记是彭来昌在邻省的老下属,织金县委书记是他的党校同学,纳雍县委书记是他爱人的远房亲戚。
这三个县是广贵脱贫的“硬骨头”
,彭来昌却把自己人安在这儿,明摆着是把“脱贫攻坚”
的权攥在自己手里。
蒋震心里清楚,以后要动这三个县的工作,肯定要跟彭来昌起冲突。
周五下午,他回到省政府宿舍,整理好调研笔记和脱贫计划——计划里写了“拆除虚假示范点,优先修缮危房”
“组织村民种天麻、养牛,对接沿海企业包销”
“从云州调一批有经验的年轻干部过来帮扶”
,每一条都标了具体的时间节点。
他掏出手机,想给冯浩然汇报进度。
电话刚接通,知道是要跟他汇报工作,冯浩然当即皱起眉头:“蒋省长啊,你的计划跟彭书记汇报了吗?”
蒋震愣了一下:“还没,我想着先跟你汇报,再跟彭书记沟通。”
“呵,这怎么能行呢?”
冯浩然的语气带着种让人难受的狐假虎威之感,轻声说:“领导说了……这彭书记是广贵的一把手,你什么事儿得先跟他汇报才行啊!
去吧,跟他汇报,他同意向上级反应之后,你再跟我报。
这是规矩,不能乱嘛。”
蒋震握着手机,感觉异常被动,这感觉是真他妈不爽啊……
冯浩然这话,看似是“讲规矩”
,实则是把我蒋震推到彭来昌面前。
蒋震知道彭来昌不会轻易同意他的计划,可冯浩然是大领导的秘书,你能违抗?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彭书记办公室。”
挂了电话,蒋震拿起笔记本,直奔省委大楼。
彭来昌的办公室在顶楼,门没关严。
秘书知道蒋震来找彭书记,也没有拦,但是,也没主动去给他倒水倒茶。
蒋震敲了敲门后,径直走进去。
彭来昌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起身,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什么事?”
蒋震哪里会坐下,走到办公桌前,将自己的调查汇总材料放在桌上,轻轻推到彭来昌面前:“彭书记,这是我这一周去三个贫困县调研的情况,还有下一步的脱贫计划,想跟您沟通沟通,没问题的话,我就向上汇报。”
彭来昌没看那材料,反而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调研了三个县?挺快啊。
不过,蒋震同志,你刚到广贵,情况还不熟,脱贫攻坚不是急事儿,得慢慢来啊。”
“呵……是得慢慢来,但是,慢慢来不等于慢着点儿来啊……”
蒋震说。
听到蒋震这么说的时候,彭来昌的脸色微微有了些变化,是那种不耐烦的变化。
蒋震故作没有看见,指了指桌上的材料,微笑继续道:
“彭书记,岩脚寨的危房冬天会漏风,再不修,老百姓过冬难;还有虚假示范点,浪费了不少钱,得拆了,咱们这扶贫资金得用在实处才行啊。”
“虚假示范点?”
彭来昌听后,感觉那“虚假”
二字,如同两根针,直接插进了他的肺里,于是,当即拿起材料来看,而后皱起眉头,“蒋震同志,你是不是对基层工作有误解?那些示范点是县里为了鼓励村民脱贫建的,怎么能叫‘弄虚作假’?你刚去,不了解情况,别听村干部瞎汇报。”
话毕,还将材料往桌上一扔。
蒋震没想到彭来昌会直接否认,往前倾了倾身,微笑说:“彭书记,我去岩脚寨的时候,看到示范点没人住,村干部自己也承认是为了迎接检查盖的。
还有那三个县的一把手,都是您调过去的吧?可他们的工作方法,实在是……”
“我的干部怎么了?”
彭来昌直接打断他的话,语气陡然变重,“他们!
都是经过考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