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481章,死局(3 / 8)

加入书签

p;   现在填充关东军的,都是新组建的师团。番号虽然很多。但是战斗力,显然要打折扣。

    此时此刻的日寇关东军,肯定非常担心遭受来自北方的进攻。

    所以,尽快的解决关内战事,迫使国府投降,绝对是日寇的当务之急。

    战事旷日持久,久拖不决,对日寇是非常不利的。

    “从电报内容来看,应该有至少三个骑兵联队。”何英平解释。

    “三个联队?来得好!”张庸目光闪动。

    他现在已经见惯大场面了。对三个联队,没什么感觉。

    日寇骑兵的三个联队,也就是五千人左右。还不如日寇一个步兵旅团人数多呢。

    关键是没有重武器。将敌我双方的差距拉近了。

    国军目前差的就是重武器。

    如果日寇出动75毫米或者105毫米火炮,国军很难阻挡。

    尤其是那些射程高达18公里的105毫米重加农炮,在地面上,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放眼当时全世界,18公里的射程,也是同等级火炮中最远的。

    很不幸的是,北面南下的日寇三个师团,装备的全部都是这种105毫米重加农炮。

    三个重炮兵联队,完好无缺。都是三十六门满编。

    另外,在济南,还有一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拥有三十六门150毫米榴弹炮。

    此外,空指部地图还显示,在平津地区,以及淞沪地区,日寇还有大量重武器。

    如果要计算重武器的话,日寇优势太恐怖了。

    目前整个国军战斗序列,剩下的75毫米山炮,可能还不到一百门。

    本来装备的就不多,经过淞沪会战和金陵会战的损耗,所剩无几。

    要命的是,没办法补充。

    损坏一门,就是少一门。

    除非是苏联人的援助武器清单里面有。

    但是日寇那边,至少有一千门以上。是国军十倍以上。

    105毫米……

    日寇至少有七百门以上。

    150毫米……

    日寇至少有两百门以上。

    和国军的比例就不说了。因为根本无法计算。

    如果不是之前缴获了日寇二十八门榴弹炮,分母根本就是零啊!无法计算倍数。

    直到目前,150毫米榴弹炮的分母,依然是零。

    更要命的是,日寇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火炮。补充前线损失。

    此外,日寇还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坦克……

    那些九七式中型坦克,在华夏战场,还是能横冲直撞的。

    在遇到谢馒头之前,日寇坦克几乎没有对手。

    苏联人援助的T-26之类的,事实上是打不过。

    等到T-34出来,苏联人又停止援助了。最终就是死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