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998章,交叉炮火(2 / 7)

加入书签

p; “李师长。”

    “专员。”

    “戴师长,我们又见面了。”

    “惭愧……”

    张庸和戴安澜握手。

    对于第五军的人事情况,张庸稍有了解。

    很遗憾,戴安澜在第五军的情况,并不是很好。所以,一直都是师长原地踏步。

    站长说得好啊,人事即政治。

    虽然在昆仑关战役中,200师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无论是光头,还是杜聿明,都忽略了戴安澜。甚至都没有让他兼任一个副军长。

    由此推断,戴安澜这样的老实人,应该是没什么背景。

    “专员,我们是来参观学习的。”

    “带电台了吗?”

    “带了。”

    “那就用电台指挥你们的122毫米炮群射击吧!”

    “啊?”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

    用电台指挥?怎么指挥?这样也能指挥?

    专员是要……

    “命令你们的122毫米重炮群做好发射准备。”

    “密位07-20,射程9200!”

    “八发急促射。”

    张庸直接下达射击参数。

    十八军和第五军,战场其实紧挨着。

    两者的攻击路线,距离不到十公里。

    双方在很大程度的,面向的日寇阵地是重迭的。

    就是十八军的重炮能打到的位置,第五军的重炮其实也能打到。

    正好,静悄悄扑上来的日寇,就在两军结合部。

    显然,日寇对战场的嗅觉很准。

    非常精确的铆准了国军结合部。

    一般来说,两军的结合部,防御都是比较薄弱的。

    因为一旦遭受攻击,双方都会下意识的收缩兵力。然后就会出现一条通道。

    然后日寇就可以从这条通道一拥而上,趁机杀出。

    这样的战术,屡试不爽。

    但是,它没有想到,结合部,其实是可以被交叉炮火覆盖的。

    不是一般的交叉火力。

    是交叉炮火。都是苏制122毫米榴弹炮。

    十八军有三十六门。第五军也有三十六门。全部加一起,七十二门。

    集火射击,威力还是很强的。

    张庸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日寇步兵太少。

    只有两个大队。两千人。

    如果是两个步兵联队。或者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就爽歪歪。

    “呦西……”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