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453章,中华秋海棠叶(3 / 8)

加入书签

    “中华秋海棠叶。”

    “不懂。”

    “你……”

    钱司令无语。不得不简单解释。

    张庸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你说的是华夏地图啊!像一片饱满的秋海棠叶子啊!

    “十年前,委座也是从徐州开始第二次北伐……”

    “第二次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东北易帜,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

    “这是委座的莫大功劳。所以,徐州不容有失。”

    “少龙,少龙,你在听吗?”

    钱司令说着说着,发现张庸有些走神。但又不像是睡眠不足的样子。

    张庸缓缓的将思绪拉回来。不好意思,的确是走神了。

    想到了一长串的台词。最后八个字是——

    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徐州,古战场……

    又走神。

    急忙抖擞精神。正襟危坐。

    “我在听。”

    “少龙啊,注意身体。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

    “司令,您继续说。”

    “正好李、白两位也在,委座和他们也当面谈了。都觉得可行。”

    “那就好。”

    “但是,如果真的打起来,还是要你亲临一线的。除了你,其他人都没有那样的爆发力。”

    “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出发。”

    “不着急。眼下日寇还没进入包围圈呢!等日寇进入包围圈再说。”

    “好。”

    张庸又开始打哈欠。

    忽然,空指部地图显示,日寇11师团似乎在撤退?

    那些残存的105毫米重炮,似乎要撤回芜湖?难道是日寇放弃了对铜陵的进攻?

    有可能。

    日寇在收缩兵力。

    收缩兵力的目的,当然是要用在其他方向。

    显而易见,徐州方向,才是日寇攻略的重点。日寇肯定也知道问鼎中原的说法。

    其实,战术可以欺骗。战略方面则是很难的。

    日寇也没想着要欺骗谁。它们的战略,都是明摆着的。不怕敌人知道。

    或许,对于自己的实力,日寇确实很自信吧。

    七个纵队未必能够包打天下。但是,日寇从金陵北上的七个师团,确实是巨大的威胁。

    在金陵附近,日寇还有备用的若干个师团。兵力是很充足的。

    主要是战场还没有完全摊开,日寇的兵力也还没完全被摊薄。

    日寇在占领徐州、武汉、广州以后,兵力就会被严重摊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

    除了一个第11军还能机动作战,其他兵力基本上都是守备。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