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行行行出状元(1 / 2)
(一)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有想象力,那是不被束缚的思想。
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就看你能坚持到什么程度,能为之努力到什么程度。
但是首先,得有想象力,它是创造力的来源,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附上的是抖音视频《最终幻想编年史》
(二)以下为以前发的:如果每天光为了活下来就用尽全身的力气,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去关心别的呢?这就是生存底线被拉低,所以不敢有更美好的奢望。
如果,每天光是为了活下来,为了保护亲人不会遭遇危险,为了每天没有误会,冲突和矛盾,每天为此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生存底线只是活下来,与没有误会与冲突,那哪还有精力去关心其余的事?哪里还有精力去让生活更有质量一点?
但是,即便如此,我也要有美好的愿望,我要我和亲人活下来,还要活得优秀而精彩。
如果精力不够,就扩宽我的精力。
附上的是酷狗视频,潘斌龙演唱的《心灵猪汤,无敌版》(饭宝奇兵主题曲)的v
(三)写于2016年12月:《sela_心灵猪汤—童真》可能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好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想去实现,可是长大后被现实打击,觉得那些都是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吧。
附上的是任家萱唱的《心灵猪汤,童真版》的v
(四)也许梦想不是不能实现,而是被现实磨平了,变成再也不敢想的美梦吧,人把这叫做成熟,我却认为这不是。
我现在的梦想是成为最好的老师,虽然我现在教的并不怎么好。
以下为以前发的:我小时候的梦想有:科学家,作家,漫画家,医生,给动物拍摄纪录片的研究动物的语言的生物学家,因为我想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做朋友。
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好像是外国人,作者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很受动物的喜爱,她的家的院子里常常会有熊光临,有一次她的爸爸去世了,她把头埋在熊的怀里,哭的很伤心,眼泪打湿了熊的毛,然后那只熊轻叹了一口气。
虽然那是我很小的时候看到的一篇文章,却深深留在了幼小的我的心里。
以下为以前发的:这些图片让我想起了藤子f不二雄画的漫画《q太郎》的结局:小孩子们长大了,都在为生活奔波,而q太郎离孩子们的心也越来越远,最后,q太郎孤独地飞走了……写于2015年5月30日。
另外:《q太郎》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是《机器猫小叮当》的作者。
(五)什么事,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我现在的理想是,做个最好的老师,好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下为以前发的: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导演肖洋在电影上映前一天晚上写自己如果出名后可能的情形,他应该是内心很激动,少年班应该是他用心去做的作品。
后来上映后,反响好像不是他预想的那样好,他肯定会很失望吧,不过我想,他的电影本来就不是为了名利而创做的,反响不好很正常的应该。
听到《你曾是少年》时很感动,在成长中挣扎的我最后还是做出了不要变得世故和向虚伪方向成长的决定。
我本来想着一定要在上映的时候去看,后来因为口碑不大好,所以没有去。
后来看到这部电影,觉得……很打动人心,我不知道怎么说,反正,我觉得不能只看别人的评价吧,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我说下我看完电影的感想。
小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做什么都能做到的,而且理想没有大或小,科学家,或是老师,医生,也和名利没有关系,喜欢就可以啊,没有人不觉得自己是一条龙,可是长大后,自己慢慢觉得自己这样别人瞧不起,那样别人不会喜欢,可是自己心里是很欣赏很喜欢这样的自己的,不想为了别人的看法和过得更受人尊敬一点而去改变,慢慢的感到在别人眼中找不到价值感,只好接受自己是平庸的吧,可是我觉得自己内心对自己的看法,肯定不是这样认为的。
写于2016年
附上的是she唱的《你曾是少年》v(电影《少年班》主题曲)
(六)不要嘲笑我的理想。
世界缺的从来不是一个能让学生考高分的,循规蹈矩的老师,而是缺的一个如同心里装进所有学生的老师一般,装下世上每个人(千军万马)的思想家。
缺的是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让每一堂课成为艺术的,燃爆课堂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老师。
缺的是让老师这个职业也成为一门艺术的老师。
以下为以前发的:以前做物理报纸编辑的时候,曾有感悟,觉得当老师也好,做编辑也好,其实和当导演有共通之处,一个好的老师,一定也是个好的导演,因为他要导一堂课,在导这堂课的时候,会有伏笔,有铺垫,会像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悬疑,有思考,一堂课高潮迭起,让学生的大脑跟着课堂的思路飞速旋,一刻也不愿意把注意力离开,怕忽略每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