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嫡长子的为官路 44(2 / 2)
病的,他若真的被他们扣上不孝的名声,他们以为他们自己能得什么好不成?
届时传开了去,外人可不止只道襄国公世子如何如何,只会从襄国公世子不孝到质疑襄国公府的家教,探寻什么样的家教门风能教养出一个不孝子弟;再从探索家教到质疑襄国公府俩位为人父母者言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可不是虚掩;即为人父母者都这般不堪了,那被他们教养长大的其他子女又会是何模样儿,会不会同他们长子一个德行?
最后,整个襄国公府的名声都臭了。
原剧情里襄国公府会有那般下场,同襄国公府名声败坏不无关系。
毕竟杨荣超可是京营兵权在握超品襄国公,皇帝的肱骨大臣,襄国公府的姻亲也都显赫,这般人家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落败到成年男丁斩首,未成年充西北军籍,代代为兵丁;女的充教坊司为妓的。
姻亲故旧若肯搭把手,顶多也就是为首的砍头,其余的流放到不毛之地开荒,三代不能科举,后代子孙还有起复的可能。
在名声大过天,讲究荣辱与共,亲亲相隐的古代,名声若是臭了,那便没了外援,轻易没人敢结交,怕自己同自己家族的名声被连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