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古殷战船,圣言书院,希音龙石(2 / 9)

加入书签

bsp;  在丰京,有庙就必有陵。

    天阳真君死后,葬在文帝的旁边,也就是西皇陵的旁边。

    要祭祀天阳真君,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坐落在丰京南部的天神庙宇群,里面的天阳真君庙,和府城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地方更大一些。

    官方祭祀活动和百姓祭拜,都是往丰京南部去。

    另一个地方就是西边的陵庙,既有埋葬天阳真君的陵墓,也有祭祀宗庙。

    也是给傅天阳的后代子嗣祭祀的地方。

    赵兴要去的是丰京西城陵园,因为天阳真君特地叫他来丰京,肯定不是让他去南庙。

    否则有什么东西,当时在府城就给了。

    不过这就得事先上傅家登门拜访。

    "傅天阳原是丰城四柳坊人氏,他第二代,只有四儿五女。"

    "不过孙辈就多了,超过了一百个。"

    "至第四代的重孙辈,已经过三千。"

    "到如今,生得快的,已经有四十一代人了。"

    赵兴点了点头,天阳真君生于文帝中期,死于永安中期,横跨文景两代皇帝。

    从他生第一个儿子开始,到如今已经过了一千四百年。

    子孙后代也不是都有出息,在孙子辈就有一些人泯然众人矣。

    在修炼上没成就,也没当官的,基本就会早些生儿育女。

    从感情上讲,一般五代之后,基本就没什么感情了。

    姬紫萱还是承澜王的孙女呢,可是在她成年之前,甚至对爷爷没什么印象。

    承澜王也总共就见过她两次,是之后姬紫萱自己争气,进了碧水道院,这才想起来。

    后来给姬紫萱争取了个郡主封号,又通过十几年时间慢慢增进感情,才算是真正的承澜王府的一份子。

    从法理上讲,五代之后的子嗣犯错,也牵连不上祖宗。

    就是抄家,也很少有追溯五代的抄。

    当然,像梁王那种就是个例,他这一脉基本是灭绝了。

    "如今在丰京这一支的傅家人,还有天阳真君的第四代重孙辈还有两人在世,一为傅兴文,二为傅兴武。"

    "其中傅兴武,还算有点出息,鼎新历得过军功,顺利的承爵,为兴武侯,官至正四品上。"

    "傅兴文,为正四品上的文官,也有侯爵位在身,不过就只是散侯。"

    "第五代里面就没什么人才了。"

    按说祖上有人当过大司农,家族应该很昌盛才是。

    不过这也看祖宗是什么性格。

    很明显傅天阳是不愿意给子孙谋利的。

    当然,以这个时候的眼光来看,傅家也算得上是世家了,文武都有正四品,家产田地也不少,只是不能算牛逼的世家。

    在景帝时期,也牛逼不起来。

    傅家在文帝时期的府邸,乃是国公府,位于丰京东城,占地很大,寸土寸金。

    但后来主动搬迁到了南城,只是侯府了。

    上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