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手靠不住(2 / 3)

加入书签

,反而判他流放,正式因为其母犯罪在先,这才导致这场残局,而郎君乃是为犯了错的母亲报仇,这才判他流放三年。”

“说起来,已经是判得重了。”

右相家的小郎君亭亭而立,口齿清晰,辩起来头头是道。

韩安云倒也不意外,早在他决定豁出自己,为家族一搏的时候就对右相家做了研究。

右相这些年汲汲营营,一心为了权势,家中人丁早就衰败,唯一勉强能够撑起来的,也就是这个小儿子了。

韩安云也知道,右相有心把儿子推出来当官。

但只要有他在,就不会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

想到自家被迫害的残相,韩安云微微一笑。

“这位郎君所言,看似有理,但在我看来,确实歪理。”

右相家的小郎君表情一变,韩安云根本不等他反驳,径直开口。

“所为法,最有发言权的便是昔日协助国军统一法理的大人,当年他便说过,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郎君可知道什么意思?”

小郎君张嘴,这么简单的事,谁不知道。

然而,韩安云根本就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说得是,法不会偏袒,哪怕那人有权有势,墨线不会向歪斜的地方弯曲,哪怕地势不平。”

“正如现下这个案例,不论婆母和郎君到底是谁,是何辈分,他们都是犯下了不可原谅的过错的。”

“我也从来不曾说,媳妇无罪,但相比之下,她的罪过有一多半都是被婆母逼迫出来的。”

“而她犯下的过错,也用生命做了终结。”

“相比之下,郎君犯下的过错,收到的惩罚明显不够。”

小郎君还要说,韩安云朝台下拱手,立刻传来一阵阵的叫好声,把右相家的小郎君的话头声声打断了。

楼上,袁宝儿和崔九坐在窗台边看戏吃着差点。

“这人有点意思,”

崔九忽然道。

袁宝儿顺着她视线看过去,见她看得是右相家的小郎君,便笑了笑。

“这是右相家的,你感兴趣?”

崔九立刻调转视线,慢吞吞的喝茶。

“那还是算了。”

她在宫里的时间不短了,哪怕一直呆在后面,也能多少感知到皇帝的心思。

这两位相爷在皇帝那里都是挂了号的,将来,等到他长大,这两位的下场,十有八九不大好。

崔九和离之后,就再不想被人管束,尤其是婚事上,她想自己做主。

这可是难得的条件。

崔家几百上千年,她还是头一份。

她可不想浪费自己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机会。

袁宝儿笑了笑,陪着她又吃了会儿茶,见她目光频频落在下面,便笑而不语。

傍晚,崔九回去宫里,皇帝还在忙,一时顾不上过来询问今天的情况。

崔九闲来无事,信手涂鸦,待到画好,看清画了什么,她惊了下。

她竟然把韩安云与右相家的小郎君辩论的场景画了下来。

元哥儿正好过来,见她仓皇揉纸团,便道:“先生可是有什么想法?”

崔九手一顿,想说没有。

元哥儿已经把她手里的纸团拿过来,打开来一看,笑了。

“原来今天这么热闹。”

他把画罚到桌上,笑着问了两句,崔九如实回答。

元哥儿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径直走了。

初九看着他背影,有些茫然。

她看了一天,他就问这两句就完事儿?

她还一脑袋懵,却不知元哥儿已悄然溜出了宫。

袁宝儿正在都儿子,得知元哥儿来了,还惊讶了下。

“陛下怎么来了?”

元哥儿笑呵呵,“听说先生今天看了个大热闹,我想听听先生怎么想?”

袁宝儿就道:“这事说起来,也是人间惨剧。”

“不过事情起因却是因为婆母和人力的交易。”

“心理上,我自然偏心那位媳妇的娘家人,但在法理上,府衙判得并没有错。”

元哥儿垂下眼皮,微微点头,神情有些若有所思。

袁宝儿还有说点什么,但她明白,有些事,她还是最好不要说为好。

元哥儿看了会儿宝宝,便悄然离开了,连顾晟的面都没见。

还是晚上顾晟听马唐说,才知道皇帝过来了。

顾晟便问袁宝儿皇帝过来作甚。

“就是好奇今天辩论,”

袁宝儿帮顾晟挂好衣服,温声道:“我瞧着,右相似乎想把他小儿子推出来。”

顾晟呵笑了声,“他倒是想呢。”

袁宝儿一听那语气就知道顾晟一准不会让这事成了。

“别做的太明显。”

顾上耸了下肩,拉袁宝儿过去坐下,他帮她拉筋。

做了大半天,虽然没有走动,但茶楼凳子不是很舒服,袁宝儿早就腰酸背痛。

顾晟手法老道,没多会儿就让她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