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救国军的剿匪计划(1 / 2)

加入书签

第三次谈判刚一结束,日方代表便迫不及待地冲向等候已久的记者群,脸上带着一种精心排练过的、混合着“委屈”

与“坚定”

的表情。

显然,这一切早有预谋。

“女士们,先生们!”

他对着闪烁的镁光灯,声音提高了八度,“就在刚才,经过我方不懈的努力和各调停国的公正主持,谈判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华日双方已共同承诺,在后续谈判期间,严格履行临时停火协议!”

他刻意忽略了谈判中激烈的争吵和华方提出的种种前提条件,将结果简化为单方面的“胜利”

“这是和平的曙光!

是国际公理的胜利!”

他挥舞着手臂,语气愈发激昂,“我们敦促各方,特别是某些一直以各种借口破坏停火默契的势力,必须立即、无条件地遵守这一承诺!

任何继续的军事挑衅,都将被视为对和平的公然破坏,是对国际社会的严重挑衅!

帝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都绝不会坐视不管!”

这番偷换概念、倒打一耙的言论,通过电波和报纸迅速传遍世界。

日方控制的舆论机器开足马力,将“履行停火协议”

包装成其外交胜利,并将“破坏停火”

这顶大帽子,死死地瞄准了楚天铭和救国军。

欧美各国出于自身战略考量,也乐得见此局面。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发表谈话,称“这是迈向东亚和平的积极一步”

,希望双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英国、法国等国外交官也纷纷表态,强调“停火必须得到尊重”

,无形中给华国,尤其是态度强硬的救国军,套上了一道紧箍咒。

在国际压力下,重庆政府外交部不得不在几小时后公布了较为详细的会谈纪要,相对客观地陈述了会谈经过,包括何部长关于对等、受监督停火的要求。

但在这片由日方率先掀起的舆论狂潮中,这种冷静的声音显得微弱了许多。

楚天铭回到住处,脸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他第一时间向福建总司令部、绥远北方指挥部和东北前线指挥部发去密电,简要通报了谈判结果和国际压力,命令各部:“自即日起,所有大规模野战攻势行动暂缓,转入防御态势。

但各部需提高警惕,严防日寇偷袭。

同时,加强战备,整训部队,检修装备,囤积物资,待机而动!”

命令下达后,书房里陷入了沉寂。

楚天铭靠在躺椅上,闭上双眼,看似在休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暂停,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但被动遵守敌人设下的规则,眼睁睁看着日军利用停火期加固防线、调整部署,这绝非他的风格。

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既能继续打击日军、又能让国际社会抓不住把柄的理由。

思绪纷杂间,连续的精神紧绷和这几日的劳心劳力,让他不知不觉陷入了浅睡。

迷迷糊糊中,一段高亢激越、充满英雄气概的京剧唱腔,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又似在他脑海中自然响起: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那腔调,慷慨激昂,充满了虽暂告一段落但斗争意志绝不松懈的豪情与决心。

楚天铭在梦中,竟不自觉地跟着那旋律轻轻哼唱起来,手指在扶手上无声地敲打着节拍。

猛地,他一个激灵,从躺椅上惊醒过来,双眼豁然睁开,精光四射!

脑海中依然回荡着那熟悉的旋律。

“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

一段尘封的记忆被瞬间激活!

那是另一段时空里,关于英雄孤身入匪巢、以智取胜的传奇!

“剿匪!”

楚天铭猛地坐直身体,一巴掌拍在书桌上,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脸上露出了豁然开朗的兴奋笑容。

“对啊!

我怎么早没想到!”

他兴奋地站起身,在书房里快步踱步,思路瞬间清晰无比。

“现在明面上不能大规模打鬼子,难道老子还不能剿匪吗?!”

他越想越觉得此计大妙:

“东北地广人稀,山林密布,历史上就是胡子(土匪)横行的地方。

如今战乱连年,溃兵、散勇、地痞流氓啸聚山林,打家劫舍,骚扰百姓,甚至与日伪勾结,为虎作伥!

我救国军既然控制了广大区域,保境安民,清剿匪患,乃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之举!”

“至于谁是土匪?”

楚天铭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在我的控制区内,我说谁是土匪,谁就是土匪!

那些不肯投降、化整为零潜入山林企图负隅顽抗的日军散兵游勇,是不是匪?那些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