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津门惊弓(1 / 3)

加入书签

天津,旧英租界。

海河裹挟着浑浊的泥沙和破败的浮冰,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无声地流淌。

空气里弥漫着海腥味、未散尽的硝烟味、还有一股被刻意压抑的恐慌气息。

一座原本属于英国怡和洋行的维多利亚风格花岗岩大楼,如今挂上了“大日本帝国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的白底黑字牌子,在湿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眼。

大楼顶端,那面曾经在北平城头不可一世的膏药旗,此刻在凛冽的渤海寒风中无力地卷动着,透着一股强弩之末的颓丧。

三楼,原洋行大班的豪华办公室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厚重的波斯地毯被撤走,露出冰冷的大理石地面。

巨大的橡木办公桌被推至角落,取而代之的是房间中央一个巨大的、覆盖着绿色厚绒布的沙盘。

沙盘上,华北平原的山川河流、城镇要隘被精确还原。

代表“皇军”

势力的黄色小旗,如同溃烂的疮疤,从北平城的位置狼狈地收缩,密密麻麻地龟缩在天津、保定、石家庄等几个孤立的节点上,以及连接它们那几条如同脆弱血管般的铁路线。

而大片代表救国军控制区的红色,则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从西北方向的太行山麓汹涌而下,无情地吞噬着地图,最终将北平城牢牢地包裹在核心,如同一颗鲜红的心脏在有力地搏动!

那抹红色,刺得人眼睛生疼。

空气凝重得如同冻结的铅块。

壁炉里燃着昂贵的焦炭,却驱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烟草的烟雾混合着高级将领身上古龙水的气息,在惨白的汽灯光线下缭绕不散。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背对着沙盘,负手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海河对岸那片在战火中残破不堪的城区,以及更远处灰蒙蒙的渤海。

他穿着笔挺的将官呢大衣,身形依旧保持着一丝不苟的笔挺,但肩膀的线条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僵硬和沉重。

窗玻璃映出他花白的鬓角和深陷的眼窝,那张曾经因占领北平而意气风的脸,此刻刻满了深深的疲惫和一道如同刀疤般贯穿左颊的伤疤——

那是北平突围时留下的耻辱印记。

他沉默地望着窗外浑浊的河水,仿佛能从那里看到北平城头飘扬的、刺眼的救国军战旗。

“诸君,”

多田骏的声音终于响起,没有回头,低沉、沙哑,如同生锈的齿轮在转动,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平静,“对于绥远救国军近期…异常的‘沉寂’,有何见解?”

死寂被打破,房间内的空气却更加凝滞。

几位高级将领和参谋官的目光在沙盘上那片刺目的红色和司令官僵硬的背影之间游移,神情各异。

一个佩戴少将军衔、身形矮壮、有着典型关东人脸孔的师团长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却难掩一丝虚张声势。

“司令官阁下!

卑职以为,此乃敌军力竭之象!

北平一役,救国军虽侥幸得逞,但其精锐必然遭受重创!

楚天鸣唱高调收复失地,实则已是强弩之末!

其所谓‘低调’,不过是舔舐伤口、无力再战的遮羞布!

我军应趁其喘息之机,重整旗鼓,集结力量,伺机反攻!

夺回北平,洗刷…”

“够了!

山崎君!”

一个带着金丝眼镜、面容清癯的参谋副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声音冷静得像冰锥,“你的勇气可嘉,但请用脑子思考,而非用膝盖!

反攻北平?拿什么反攻?帝国在华北的机动兵力还剩多少?重装备损失几何?后勤补给线被敌军游击队袭扰得千疮百孔!

连维持现有防线都捉襟见肘!

此刻贸然出击,无异于将帝国宝贵的士兵投入火坑,再给楚天鸣送去一份战功!”

山崎少将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八嘎!

你这是畏敌如虎!

长他人志气…”

“安静!”

多田骏猛地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瞬间让争吵的两人噤若寒蝉。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山崎因激动而扭曲的脸,最终落在参谋副长冷静的脸上。

“木村副长,你的理由?”

木村副长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他指向沙盘上绥远的位置:“司令官阁下,卑职绝非畏敌。

恰恰相反,我认为楚天鸣此举,异常危险!

绝非力竭,而是…磨刀!”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精准地点在代表救国军控制区的红色区域:“请看!

其一,北平虽被其占领,但其主力并未如我们所料,乘胜南下,席卷河北平原!

反而迅收缩回防,巩固北平城防,同时绥远核心区更是…静如死水!

这不符合楚天鸣一贯凌厉的作风!”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其二,情报显示,其控制区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