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原来告别也有回音(1 / 2)

加入书签

没毛病,老铁!

开始整活儿!

林晚觉得最近小区有点儿不对劲。

自从那支名为“夕阳红”

的晨练队,哦不,现在应该叫“追光者”

乐队,自从他们开始在小区广场上固定演奏后,广场舞大妈们都消停了不少。

起初只是些老歌新奏,比如用萨克斯吹《小苹果》,用二胡拉《最炫民族风》,怎么土嗨怎么来。

但渐渐地,画风开始跑偏。

先是来了几个背着小提琴、抱着吉他的孩子,加入了他们的“晨奏团”

你以为是广场舞文艺复兴?

太年轻太天真了!

孩子们很快就喧宾夺主,把老法师们pk了下去,成了广场上的新晋顶流。

更离谱的是,孩子们开始演奏原创曲目了!

其中一名为《南瓜粥与白裙子》的钢琴小品,以病毒般的度在小区里传播开来。

旋律特别简单,就那么几个音符,但愣是把一群中年老母听哭了。

据说,这曲子有“一键催泪”

的功效,堪比韩国欧巴的苦情剧。

林晚也听过几次,确实挺抓人。

那旋律,就像是小时候妈妈哼唱的摇篮曲,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儿,瞬间把你拉回童年。

她一直很好奇,这曲子是谁写的?

但问了一圈,孩子们都说不知道,只说是“随便弹弹就出来了”

直到有一天,她送女儿上学,路过广场,听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教孩子弹奏这曲子。

“来,宝贝,跟着妈妈弹,13531……这是送糖姐姐教我们的。”

“送糖姐姐?”

林晚愣住了。

她回到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尘封已久的铁皮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女儿小时候的各种“黑历史”

:涂鸦、泥塑、口水巾……

在盒子的最底层,她找到了一张皱巴巴的乐谱草稿。

那是女儿五岁时画的,歪歪扭扭的音符,幼稚的笔触,但那旋律……

正是《南瓜粥与白裙子》!

林晚的脑子嗡的一声。

她这才明白,紫藤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被她遗忘的,女儿的感官记忆!

原来,女儿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着她。

当晚,林晚坐在钢琴前,颤抖着双手,弹奏起这尘封已久的曲子。

琴键上落满了灰尘,出嘶哑的声音,但她仿佛又看到了女儿穿着白色连衣裙,依偎在她身旁,咯咯地笑着。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窗外飘来一阵微弱的荧光,凝聚成一行小字:

“妈妈,这次是我等你。”

林晚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将乐谱复印了十份,悄悄地塞进了小区里那十个孩子的书包里。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北极圈内,诺亚正对着一只瑟瑟抖的北极狐呆。

这只狐狸,是共生菌群的宿主。

这种菌群,能够稳定情绪,降低焦虑,简直是社畜福音。

自从共生菌群扩散到南极科考站后,那些被感染的实验用雪兔,一个个都变成了“佛系兔”

研究人员现,这些兔子不仅情绪稳定,还能通过鼻息频率影响人类脑波,使焦虑值下降4o。

这简直是商机啊!

有人提议提取基因序列,批量生产“快乐兔”

,让全世界人民都摆脱焦虑,实现共产主义(开玩笑的)。

诺亚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被复制的。

他悄悄地调整了洋流震动背景值,使菌群在人工培养环境中迅失活。

果不其然,项目最终失败了。

但一名退役军医,带着一只感染兔回到家乡养老院,意外地缓解了多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混乱。

论文表后,“治愈伙伴计划”

升级为全球政策。

诺亚站在极光下,看着漫天绚烂的光芒,低声说道:

“真正的疗愈,从不允许被占有。”

这话说得有点儿装逼,但他觉得挺有道理的。

另一边,繁星正盯着“地球之眼”

的数据面板,眉头紧锁。

“地球之眼”

是安装在全球各地的天文望远镜的总称,用于监测宇宙中的各种异常信号。

繁星现,“地球之眼”

的晶纹旋转度加快了,而且与某些古老的节律吻合——那是母碑系统崩溃前最后传输的校准码。

这玩意儿要是上报上去,肯定会引新一轮追寻源头的热潮。

到时候,指不定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繁星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掩盖痕迹。

她将自身残余信号伪装成地磁噪声,反向注入全球天文台的背景数据流。

几天后,一名实习生在清理冗余文件时,误触播放键,听到了一段长达十七秒的“空白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