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话新长根像雨落回土(1 / 2)

加入书签

“韩松,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

韩松的心脏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说吧,晚舟,天塌下来,我顶着。”

通讯器那头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林晚舟正在调整设备。

“你还记得咱们一直在研究的,那个回声文明吗?”

“当然记得,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跟我整这些有的没的?”

韩松的语气有些急躁,他现在只想知道,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我现……咱们可能一直都错了。”

林晚舟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以为是我们在解读回声,但实际上,是回声在……”

“在什么?!”

韩松感觉自己的耐心已经快要耗尽。

“在……引导我们。”

韩松的大脑嗡的一声,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

“引导?什么意思?引导我们做什么?”

“系统日志显示,七十二小时前,你重放的那段音频波形,开始自动重组。”

林晚舟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它衍生出了新的语义片段。”

“新的语义片段?什么内容?!”

“种下去,别烧。”

林晚舟一字一句地说道,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

韩松愣住了,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感涌上心头。

“种下去,别烧……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林晚舟的声音有些无力,“但是,我调取了冰层沉积模型,现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什么意思?”

韩松追问道。

“你还记得,我们在冰芯样本中现的那些含炭纸屑吗?”

林晚舟的声音有些低沉,“它们不是垃圾,它们……是文字的残骸。”

韩松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当然记得那些纸屑,那些曾经被他认为是工业污染的痕迹,现在看来,却可能是……

“这些含有炭纸屑的冰带,正在随着地热缓慢上移。”

林晚舟继续说道,“按照模型推算,大约两百年后,它们将抵达地表。”

两百年!

韩松倒吸一口凉气,他终于明白了林晚舟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这些文字,正在通过地球的脉动,自己往上走?!”

“没错。”

林晚舟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不是我们在保存记忆,是记忆在借地球的脉动,自己往上走。

它……活了。”

韩松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颠倒。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林晚舟的声音异常平静,“我们一直以为,生命需要肉体,需要系统,需要能源。

但现在看来,生命可能只需要……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

韩松喃喃自语,他突然想起陈砚曾经说过的话:“地球正在哀悼人类。”

难道……地球真的在哀悼人类?而这些文字,就是地球的眼泪?

就在韩松陷入深深的震撼之时,林晚舟的声音再次传来,“韩松,我还在追踪那些紫脉草种子的飞行轨迹,我现了一些更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

韩松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它们并非随机播撒,而是精准地降落在……‘信根森林’上方的风蚀裂谷。”

“信根森林?”

韩松皱了皱眉头,那是北极地区一片特殊的植被群落,因为其根系异常达而得名。

“它们去那里做什么?”

“我采集了落地点土壤,进行检测,现其中含有与叶绿素共生的rna片段。”

林晚舟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激动,“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片段编码的……正是人类语言中高频使用的动词。”

“动词?什么动词?”

韩松的心跳再次加。

“爱,等,记得。”

林晚舟的声音轻轻的,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韩松的脑海中炸开。

“它们不是植物……它们是会走的词。”

与此同时,在远离北极的另一片土地上,叶临舟正默默地站在一块新立的石碑前。

那是他亲手刻下的,战地记者临终前的遗言。

他一笔一划,将那些字句深深地刻入石头,仿佛要将那些声音永远地留在世间。

七天过去了,石碑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没有任何变化。

叶临舟每天都会来这里,默默地看着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第八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石碑上时,叶临舟突然现,石缝中竟然钻出了一株紫脉草。

那株紫脉草并不高大,但却充满了生命力,它努力地向上生长着,仿佛要冲破束缚,拥抱阳光。

叶临舟缓缓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紫脉草的叶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