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有喜(2 / 3)

加入书签

禀告,朕没那么多闲工夫。”

这段话说的张太医瞠目结舌,张嘴嘎巴了半天,才试探地问道:“启禀皇上,今日,微臣早上为皇贵妃诊脉,查知——娘娘有喜了——不知,这算不算大事……”

张太医话音还未落,朱瞻基“当”

地一声便将奏折扔到桌上,似一阵风般从龙椅上小跑了下来,头也不回地对小德子道:“摆驾永寿宫!”

永寿宫中静悄悄的,廿廿因有孕犯懒,恹恹地躺在床上,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大红色的帐幔,不知在想些什么。

其实她是并不喜欢大红色的,但自从被封了皇贵妃后,永寿宫里的一切摆设和她穿的衣服都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变成了大红色。

朱瞻基见永寿宫里没有一点动静,急匆匆到了门口,却小心翼翼地放慢了脚步,轻手轻脚走了进去。

小德子想要传话“皇上驾到”

,也被他阻止了。

执事的宫女太监见了朱瞻基,都赶忙躬身行礼,欲呼“万岁”

,朱瞻基却怕打扰廿廿休息,用眼神制止了,摆摆手让他们下去。

“碧薇,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几日特别想吃梅子。

我记得我之前好像从哪里吃过一种腌制过的梅子,酸酸甜甜,味道特别好。

宫中的蜜饯都没有那梅子好吃。

只是……”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失落,“只是我再记不起从哪里吃过了,也再尝不到那个味道了。”

朱瞻基听到这里,心中一颤,忙走近去说道:“朕去南方时,尝过南京郭记做的蜜饯,甚是好吃,朕差人去给你买点腌梅子回来。”

朱瞻基说着,快步走到廿廿床边,挨着床沿坐下,满目怜爱地望着这个一直陪在他身边却依旧让他魂牵梦绕的女人。

“南京?”

廿廿微微蹙着眉头,似乎回忆着什么,朱瞻基怕她想起什么,忙又说道:“京城王记的蜜饯也很不错,朕做皇太孙的时候经常偷偷溜出宫去,有时候便到他家去买零食,只是要排很长的队。”

廿廿莞尔一笑:“皇太孙也要排队?”

朱瞻基许久没见过廿廿的笑容,此时她这一笑,真似这冬日的阳光般温暖,不由看得有些愣了。

这时,廿廿突然捂住嘴呕了起来。

朱瞻基忙招呼人道:“快,快拿钵盂过来!”

孙碧薇早就已将钵盂准备好了,赶忙端了过来。

廿廿对着那钵盂只是一阵干呕,却并没有吐出什么。

“娘娘从昨天晚上到今早都没怎么吃东西。

只是这样一阵阵地干呕,又吐不出什么。”

孙碧薇的语气里带着心疼,但在朱瞻基听来,却是对自己的嗔怪。

这两日,廿廿因为怀了自己的孩子寝食难安,而自己却在其他女人的房间里喝得烂醉。

他心中不由万分自责。

“快去找张太医过来!”

朱瞻基并非第一次做父亲,此时胡皇后已然为他诞下一位公主。

但此时的朱瞻基却颇有些手忙脚乱,似初为人父一般。

不一会儿,张太医便急匆匆地赶来了。

跪在地上隔着帘子为廿廿诊脉。

朱瞻基在一旁站着,秉神凝息,生怕打扰了张太医诊断。

其实张太医一早已替廿廿诊过脉,也开过安胎药了。

此时却越发装出一副专心致志细心的样子,又细细询问了这几日廿廿的饮食和睡眠等情况。

这才起身对朱瞻基回复道:“禀皇上,皇贵妃娘娘身子并无大碍,只要这几日静静在床上将养,再吃上臣开的安胎药,便无大碍了。”

朱瞻基皱着眉头说道:“没有大碍,怎么会吃不下东西呢?不吃东西,身子怎么能吃得消,怎么能保住胎呢?”

张太医耐心地说道:“这都是正常的害喜的反应,并无大碍,臣在方子里再加一些止呕和促进食欲的药便好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太医道:“之前的药现在不宜再吃的,该停就停了吧。”

张太医慌忙答道:“是是是。”

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永寿宫的炭火再加一倍,即日起皇贵妃免去向太后和皇后请安之礼。”

朱瞻基高声说道,“另外广招各地的厨师试菜,只要能让皇贵妃娘娘吃得适口的,便可留在宫中,朕重重有赏。”

而此时,廿廿躺在帐幔后面,只觉得外面的人和事都好生聒噪。

她在心中默默地想着:“我是要做娘亲了吗?我的娘亲又是谁?”

想到这里,不由又头痛起来。

忽地,只见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跑了进来,跪倒在朱瞻基面前道:“启禀皇上,安南黎利进表。”

说着,将一个黄澄澄的奏本举过头顶。

小德子上前几步接过,躬身送到朱瞻基手中。

朱瞻基看了看奏表,本来容光焕发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原来此乃黎利请和与请求立陈氏后人为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