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完璧(1 / 3)

加入书签

这一刻,寂静异常,只听到窗外呼呼的风声和哗啦啦的雨声。

张太医的脸上有些湿漉漉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张太医心中转了几转,对着朱瞻基矮下身拱了拱手,缓缓说道:“这女子看似是头部受了外伤,实则是内心受了重创,老臣见她一直这样昏昏沉沉的,一则是头部受了撞击的缘故,二则是她自己已失了生的意趣,不愿醒来。”

“什么?!”

朱瞻基紧锁着眉头,转头看了看廿廿。

心中道:“她那痛苦的表情,竟是不想再活下去了吗?”

想到这里,心中一阵隐痛。

他又转头对张太医道:“朕不管她自己愿不愿活,朕要她活着!”

一字一句,充满了王者的威严。

“你们去想办法,若她不能醒转,你们几个废物也都准备下自己的后事吧。”

他最后这话语气并不严厉,隐隐的杀气中却透着一丝无奈与凄然。

落雨的声音吞没一切。

夜风,送来丝丝湿冷的味道,在这个夏夜,竟然让人觉得有些发凉。

张太医忽地有些可怜眼前这位年轻的君主。

显然,病榻上的女人是他心之所系,如今却命悬一线。

君临天下,坐拥四海,却也终究逃不过一个“情”

字,死亡面前,也如普通百姓般无助与无奈。

张太医不敢怠慢,拿出匣子来给廿廿针灸。

数十盏明晃晃的烛火将这乾清宫照得如同白昼,长长的银针在廿廿白皙的皮肤上落下细细的影子,随着烛光微微颤抖。

朱瞻基在一旁看着,张太医落下的每一针都仿佛扎在他自己心上。

自从在边境的乱军中见到廿廿的第一眼,这个美丽又善良的女子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也只是战乱中的匆匆一瞥,终是彼此的过客而已。

后来在汉王府武林大会上又见廿廿,朱瞻基对这个有着阳光般明媚笑容的小姑娘更是心生好感。

再后来,在南京,与廿廿一起夜色中泛舟,听着廿廿对尹天旷那份旷世痴情,他更是被眼前这位姑娘的至情至真打动了。

这个纤尘不染的女孩子,当真便如溪水般清澈,如春花般甜美。

但彼时朝局不稳,汉王朱高煦野心勃勃、虎视眈眈,他也知廿廿是朱瞻圻的心上人,为免节外生枝,便隐藏了心中这份涌动的情愫。

后来登基之后政务繁多,他虽然会时时想起廿廿,却并未想过要设法去找到她,将她留在身边。

在朱瞻基想来,将那纯洁的美好深深埋在心底,偶尔拿出来品味一番,也是一种很温暖的幸福。

如今,这幸福竟忽地降临到自己面前,唾手可得。

若是没想过要得到,便不会有得不到的苦楚。

如今既有了想得到的欲望,面对着可能会失去的结果,朱瞻基如何不心痛。

更何况那欲望一旦被燃气,便是如此的强烈。

一阵夜风吹进来,廿廿轻轻咳了一声,朱瞻基立刻抓住张太医的手,一脸关切:“你是不是把她弄疼了?”

张太医头也不抬,淡然说道:“知道疼便是好事。”

说着,已然用针完毕,抬起身子来对朱瞻基道:“明日晚间,老臣再来施针,连续七日,便能见分晓。”

朱瞻基盯着他看了一眼,张太医感觉到那眼神中的冷峻,慌忙补充了一句:“老臣定当尽心竭力。”

顿了顿,又道,“这七日内,每日需以参汤续命,这姑娘体弱,这几日一直昏迷不醒,不吃不喝更是危险。”

朱瞻基听了,抬头对那些太监宫女道:“还不快去,每日里捡最好的人参炖了给姑娘喝。”

顿了顿,又转过头,满眼温柔又心疼地看着廿廿道:“她如今虽不能吞咽,喂她十口,能喝进一口也是好的。”

这话却是自言自语。

众人不敢违旨,忙不迭地去了。

张太医也赶忙瞅了个时机退下了,出得乾清宫,这才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此时,雨声已然渐小。

东方天际露出一丝若隐若现的微明。

其他两个当值的御医则依旧在暖阁候着,以防病情有什么变化。

这时,朱瞻基的贴身太监小德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朱瞻基身前说道:“皇上,累了一天,也该歇一歇了。

再过一个时辰便该早朝了。”

朱瞻基只轻轻“嗯”

了一声,眼光依旧不肯在廿廿身上挪开分毫。

“要不……”

小德子小心翼翼试探着说,“要不先将廿廿姑娘挪到西厢房?皇上也好歇息歇息……”

“不用。”

朱瞻基想都不想地打断道,“就让她在这儿。”

顿了顿又道:“你去搬张罗汉床来,朕就守在她旁边对付一晚就好。”

他说这几句话时,眼光依旧没有离开廿廿,眼神中浸满温柔和怜爱。

小德子不敢违拗,吩咐小太监抬了一张鸡翅木三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