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宫宴(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日,朱瞻圻带着廿廿来到皇宫。

秋日的紫禁城,金黄色的琉璃瓦上跳跃着点点流光。

天蓝得似刚刚沥过了水,一缕缕云彩轻轻飘荡,似毛笔划过的一道道写意。

廿廿觉得一切都新奇,那高大宏伟的建筑,大红色的城墙,雕着不同花色的白玉栏杆,房檐上那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小神兽……

“这里比汉王府还要大呢!”

廿廿感叹着。

一旁的朱瞻圻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喜欢这里吗?”

廿廿歪头想想说道:“这里确实挺好的,可我更喜欢我们的忆梅山庄。”

朱瞻圻不再说话。

他转头看着廿廿,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似一朵娇嫩的花朵泛着点点金光。

他喜欢廿廿,并不仅仅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那永远如花儿一般的笑脸。

不知人间烟火的天真与快乐。

这对于生长于兄弟相间、叔侄相残的皇族中的朱瞻圻来说,就似阳光般恬淡而温暖。

朱瞻圻和廿廿被一个太监引路,来到御花园的竹香馆。

原来今日是皇帝朱高炽宴请在武林大会上救驾有功的武林人士。

在座的有汉王朱高煦、朱瞻圻、朱瞻基、忆梅山庄尹天旷、灵永寺的住持应文禅师,和金矢。

金矢现在为朱瞻基的侍从,本应在朱瞻基一旁侍立,今日却破例入席,与众人列坐一起。

这宴席并未邀请廿廿,是朱瞻圻想带她进宫去逛逛,特意报了太子,却不想那朱瞻基竟就答应了。

每人面前摆着一桌美食和美酒。

此时尚属明代中早期,朱元璋提倡的节俭之风尚在,且朱高炽本来也不是骄奢的皇帝,所以这些菜品虽然还算精致,但却尚比不过汉王府。

“朕今日召各位一聚,实为感念当日武林大会之时,汉王朱高煦全力护卫,各位侠士也都护驾有功。

因此特地邀请各位前来,一来聊表谢意,二来朝廷目前正是用人之际,也希望能与各位认识一下,多熟络熟络。”

朱高炽开门见山说道。

话音刚落,座下众人赶忙离开席位,对着朱高炽跪倒下拜,纷纷道:“多谢陛下盛情。”

只见朱高煦单膝跪地说道:“护卫皇驾本就是臣弟应尽之责,皇上如此说,当真是折煞臣弟了。”

朱高煦嘴上虽然如此说,话语中却没有半分被“折煞”

的语气。

朱高炽道:“各位快快请起,今日只是请各位随意小酌一杯,并无这许多规矩。”

众人又叩了头,起身回到各自席位。

朱高炽举起酒杯与众人同饮,众人也都纷纷向皇上与太子敬酒。

一旁侍立的宫女殷勤伺候。

却只有廿廿,早就坐到了尹天旷身边,自顾自的和她的“天哥”

说笑,似乎丝毫没觉得这皇宫圣地与她的忆梅山庄有什么差别。

也许对于廿廿来说,一地与一地之间的差别,只取决于天哥是否在自己身边而已。

众人闲聊起当日的情形,只听尹天旷有意无意地问道:“不知那些刺客抓到没有?是什么来路?蒙古人吗?”

尹天旷说着,眼光却向朱高煦望去。

朱瞻圻送到嘴边的酒杯瞬时停了下来,他用双眼灼灼地盯着尹天旷。

尹天旷却浑似不觉。

此话一出,席间立刻寂静了一瞬。

忽地只听朱瞻基说道:“刺客身份已经查明,是安南那边派来行刺的,意欲嫁祸给蒙古人,他们好坐取渔翁之利。”

朱高煦心中猛地松了一口气,脸上却丝毫不动声色,说道:“安南小国自从被先皇平定之后一直蠢蠢欲动,皇兄务必多加小心。

而那蒙古的孛罗亦狼子野心,却也不可掉以轻心。”

朱高炽笑道:“皇弟自小追随先皇与蒙古人打了无数胜仗,有皇弟驻守边疆,朕心甚慰,相信那孛罗并不能侵犯我大明土地。”

他说着,举起酒杯冲朱高煦示意。

朱高煦赔笑几声,举起酒杯与朱高炽同饮。

“传朕旨意,赏汉王府黄金千两、银万两!”

朱高炽大声说道。

话音甫落,朱高煦、朱瞻圻父子俩赶忙离席谢恩。

朱高炽说完,眼光又转向尹天旷和应文禅师,温和地说:“尹公子文韬武略,乃人中英杰,应文禅师亦乃世外高人,不知是否愿意为朝廷出力?”

“阿弥陀佛,”

应文禅师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低低念了一声,接着说道:“老衲年迈无用,而且在山野中懒散惯了,实在不习惯这京城繁华之处。”

如此直接拒绝皇帝的好意,朱高炽却也不以为意,只淡淡一笑,又去看尹天旷。

尹天旷向朱高炽拱拱手道:“多谢陛下盛意。

在下亦乃山野之人,并无意为官。”

还未待朱高炽开口,只听朱瞻基缓缓说道:“尹公子若真无意仕途,为何当日又千里迢迢地派了人去救本宫?”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