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皇太孙驾到(1 / 2)

加入书签

绿竹刚刚把包子吃完,忽地只见街角一阵骚乱,几个身穿盔甲的士兵骑着战马从远处慢慢踱过来,身后跟着几个平民打扮的年轻健硕的男人。

绿竹只听旁边一个卖果子蜜饯的,和另外一个卖女人花钗胭脂的人低声议论说:“这是皇帝又要去打蒙古人了。”

“唉!”

那个卖胭脂的老头叹了一口气说,“这已经是第四次了,我的两个儿子都被征去打仗了,再也没回来……”

老头说着,一张似枯树皮一样皱巴的脸浮现出一丝苍凉,却没有太多悲伤。

可能是眼泪早已哭干了吧。

“谁说不是呢,我原本是山东人,靖难时跟着铁铉将军守卫济南城,我就站在城墙上,眼睁睁地瞧着当今皇帝差点被铁鼎轧死。

那个时候如果……唉!

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仗要打了。

我没儿没女,老婆也在靖难中死了,光棍一个。

后来我也被征去打蒙古人。

要说蒙古人的骑兵真是吓人,我死里逃生,一条腿却废了。”

另外那个卖果子蜜饯的老头也说着,却像在述说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的事情。

年深日久,往事便如陈在箱底的旧衣服,翻一翻,带着旧日灰尘的味道,却没有了可以撩人心弦的艳丽与颜色。

绿竹听着,对于蒙古人不由更加恐惧了。

这时那一队骑兵已然踱了过来。

两个老头赶紧闭了嘴,装模作样地招揽生意,不向那些军士看上一眼。

奇怪的是,领头的那个军官模样的人骑马踱到这边却停了下来。

绿竹瑟缩在墙角,抬头向他望去,那个人的目光也正望向绿竹。

“今年多大了,小伙子?”

那个军官显然将绿竹当成了男孩儿。

此人大约三十多岁,长着一张白净的面皮,面目也很是俊朗,只是军旅当中起居不便,脸上的胡须显然有好多天没有刮过了,像在下巴和两颊抹了一层黑炭。

“十四岁。”

绿竹小声回答。

说完,便羞涩地低下头。

“你和我们走吧,不用再在这里要饭了。”

军官朗声说道。

绿竹脸上立刻泛起惊恐之情。

“我不要去打蒙古人。”

她说完这话,那位军官,包括军官旁边的士兵和被征来当兵的小伙子都像听到了笑话一般,哈哈大笑起来。

绿竹惊疑地望着他们,用双臂使劲抱着自己的身子,似乎想将自己缩成一团,直缩到墙角里去。

“不用害怕,不会让你去打仗的,你就在后面帮我们洗洗衣服,做做饭就好。”

白净面皮的军官笑了两声,看到绿竹害怕的模样,又和蔼地冲她说道。

“哎呦!

他不去打仗多可惜呀!

蒙古人肯定怕他怕的不行呢!”

另外一个焦黄面皮的军官打量着绿竹瘦小的身体,开玩笑说。

“你不用害怕,他们在和你开玩笑。

放心,不会让你去打仗的。”

白净面皮的军官见绿竹一脸惊疑,又温和地劝道。

“有饭吃吗?”

绿竹紧紧地盯着那个军官,小心翼翼地问。

“放心,肯定能让你吃饱。”

绿竹只觉得那个军官的脸上似乎放着光,让人无比信任。

她轻轻点了点头。

绿竹和那些高大的小伙子,一起跟在两个骑马的军官后面。

她显得更加瘦小了。

只听那个焦黄面皮的军官说道:“瞬卿,你怎么招了这样一个还没有成年的瘦小子,就他那样子,就算让他煮饭,我都怕他自己会掉进锅里去。”

白净面皮的军官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那个焦黄面皮的军官哈哈笑道:“你肯定是见那小子长得清秀,军中寂寞,想找人做个伴……”

那白净面皮的军官似乎有些恚怒了,沉着脸说道:“我可没有那龙阳之癖。”

他顿了顿,又道,“这次征讨瓦剌,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那孩子也是可怜人,身单力薄,只能靠乞讨为生,说不定哪天就饿死了。

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绿竹就这样和那个白面军官一起到了军营,负责洗衣做饭等一些杂务。

她后来才知道,那个白面军官叫做陈懋,在军队里担任参军。

相熟的人都喊他瞬卿。

绿竹搞不清这个军队中到底有多少人,她从来都未望到过军队的尽头,只远远望见过黄色的大纛,有人告诉她,那是皇帝的仪仗。

绿竹随着军队一直向北走,天气越来越冷,周围的景致也越来越荒凉,他们走过枯黄的草原,趟过冰冷的河水,来到一望无际的大漠。

绿竹从未见过这等景象,只觉天地仿佛都连在一起,而自己渺小的,就仿佛脚下的一粒沙。

这天,她正在生火做饭。

偌大的铁锅中熬着玉米渣子粥,袅袅的香气伴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