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破译了卖国协议(1 / 2)
第143章破译了卖国协议
曾钟鸣设计密码的思路很简单,就是要用一组灵活的数字代替民国基础电文的数码就可以了。
要想破译这部密码,就必须找到密钥。
否则,你一辈子也破译不了这部密码。
余则成将当成密钥,开始破译。
曾钟鸣设计的密码看起来很简单,但你要是不知道他的设计思路,你也很难破译。
在历史上,雅德利之所以能破译独臂大盗的密码,恰巧那部密码的密钥是一本英文书。
要是用做密钥,雅德利是很难破译的。
因为他根本不熟悉汉语。
密钥的第一部分是页码,到底用的哪一页做密码替代?
余则成经过很多次实验,得知是:日期数字+月份数字+十=页码数。
曾钟鸣是如何设置数字替换的呢?
比如的第二页上写着:
有時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
25146665325641042508178315572639666554201491410414203662
0123456789
第二行是基础电文码。
第三行是汉字顺序数字。
这一句话中前十个字中有一个重复的字“过”
,那就跳过。
再按照基础电文码数字的从小到大排列。
4396821057
最小的基础代码数字是“川1557”
,那就用“0”
代替。
依次是“从1783”
到“过6665”
这样,就排出来一个数字代码。
再跟汉字的顺序代码比对,就成了:
0—4
1—3
2—9
3—6
4—8
5—2
6—1
7—0
8—5
9—7
这样一部临时的密码代数就出来了。
第二天,日期发生了变化,那么密钥就改成了下一页的第一句话。
这样,电文的数字代码又变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余则成将汪精贼的电文都破译出来了。
其中前半部分都是逐条讨论的电文。
后面有三份电文是最后达成协议的内容,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重光堂协议”
:
一,“日華締結防共協定”
,“承認日軍為防共駐兵,以內蒙地方為特殊防共地區”
;
二、“中國承認滿洲國”
;
三、“中國承認日本人在中國本土有居住、營業之自由,日本承認廢除在華治外法權,並考慮歸還租界”
;
四、“承認日本的優先權,特別是關於華北資源之開發、利用,為日本提供特殊的方便”
;
五、“中國應補償因事變而造成在華日本僑民所受之損失,但日本不要求賠償戰費”
;
六、“本協定規定以外的日本軍隊,於日華兩國恢復和平後,立即開始撤退”
。
时间:昭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签字人:
日本方面:影佐祯昭、今井武夫;
中国方面:梅思平、高宗武;
--
第二份补充协议:
日華協議記錄諒解事項
日期:昭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签字人:照旧
--
第三份补充协议:
日華秘密協議記錄
日華兩國為建設東亞新秩序,加強善鄰團結,約定令後實行下列條件:
第壹條……第五條
中國方面的行動計劃
在上海,日華雙方代表談判和平解決事變的條件,如果達成協議,梅恩平就從上海經香港到昆明。
日本政府如確實承認上述條件,由中國方面的聯系人轉達給在重慶的汪兆銘。
汪在壹兩天後與陳公博、陶希聖等幹部同誌壹起,尋找借口逃出重慶去昆明。
三、汪到達昆明以後,日本政府見機而行,公布日華和平解決事變條件。
四、汪聲明與蔣介石斷絕關系,即日乘飛機去河內,轉至香港。
五、汪到達香港以後,為建立東亞新秩序,與日本相呼應,發表收拾時局的聲明,同時,以國民黨黨員聯名名義發表反蔣聲明,並對中國國民以及國外華僑開始和平運動。
六、為響應汪的聲明,雲南軍隊首先反蔣獨立,接著,四川軍隊與之相呼應。
雲南的龍雲以及四川軍隊將領已作為同誌,有了可靠的盟約,只是因為有中央軍三個師在四川,所以先從雲南起義。
還有,廣東軍隊以及其他戰線上的軍隊,有不少也是諒解本運動的,因為受到中央軍的監視,為避免暴露計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