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你、你怎么知道是我?(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次的学术研討会,文物局作为官方代表,这位置自然是得坐在主位上。

沈渊带著沈南初在眾人瞩目下步入主会场,老爷子腰杆挺得笔直,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仿佛年轻了十岁。

刚才沈南初那番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回击,简直比他自己吵贏了还痛快。

刘培清和他那个学生马建成,则灰溜溜地跟在后面,脸色像是刚啃了苦瓜。

沈渊原本还想跟主办方说一说,让沈南初跟著他一起坐,没曾想,他顺著座位表一看,沈南初的名字,赫然在会议厅前排、靠近主席台的区域!

那可是特邀嘉宾和重量级报告人的席位!

跟他在同一排。

得,不用说了。

刘培清跟马建成看了,脸上的神色更是訕訕的。

人沈南初的位置,比他们两个都还靠前。

老师优秀,学生也不差,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刚才,真的是自取其辱了。

会议正式开始,各位专家学者轮流上台报告最新研究成果。

轮到马建成时,他显然还未从刚才的打击中完全恢復,匯报关於那座汉代王陵的发掘成果时,声音略显乾涩,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尤其是在讲到“金缕玉衣”的工艺源流时,他下意识地略过了之前论文中较为武断的结论,语气含糊了不少。

台下一些明眼人看在眼里,不禁暗自摇头。

等马建成匯报完,沈南初接过了话筒。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匯报的內容,主要围绕如何在考古学中更有效地重塑我们对过去的认知。”

沈南初没有停留在空洞的理论阐述,而是直接展示了数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案例。

全程,沈南初都没有拿任何的资料,脱稿秀。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台下,从最初的惊讶、质疑,逐渐转变为专注、沉思,再到后来的惊嘆和兴奋。

许多老专家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不住地点头。

沈南初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和思维模式。

报告结束后,整个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静,紧接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沈南初立刻被一群热情的学者团团围住。

她游刃有余地应对著,態度谦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沈渊身边也围了不少老朋友,纷纷向他道贺。

“老沈,你这徒弟了不得啊!给我们这些老傢伙好好上了一课!”

“沈老,您这是培养了个未来的学科带头人啊!”

“南初同志刚才讲的內容对我们的新研究太有启发了!”

沈渊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都是她自己爭气,我就是个引路的。”

话虽这么说,沈渊那眉眼间的得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刘培清和马建成远远地看著这边热闹的景象,显得格外孤寂。

刘培清最终长长嘆了口气,仿佛一瞬间老了许多,他拍了拍马建成的肩膀,低声道,

“建成,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差距。”

说完,他默默转身,提前离开了会场。

马建成看著被眾人簇拥、光芒四射的沈南初,眼神复杂,最终也黯然地跟了上去。

经此一役,沈南初正式確立了她在全国考古界年轻一代中的领军地位。

……

出差一周,沈南初提著行李推开四合院那熟悉的朱红色大门时,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暉如同稀释了的蜂蜜,懒洋洋地涂抹在院內的青砖地上、窗欞上。

院子里那颇具反差感的一幕瞬间攫住了沈南初的目光,让她的嘴角弯起一抹笑意。

只见年过甲的裴爷爷,此刻正像个孩子王般,兴致勃勃地主导著一场游戏。

他老人家弯著腰,將自己不算矮小的身躯努力地缩在老石榴树后面,探出半个白髮稀疏的脑袋,

“安辰,安辰太爷爷这次藏得可严实啦!你快来找我呀!找不到吧”

站在院子中央、刚满两岁不久的裴安辰小朋友,穿著裴母亲手给他缝製的蓝色小海军衫和黑色背带裤,整个人圆润润、奶呼呼的,像个小糯米糰子。

他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一双酷似沈南初的大眼睛里,此刻盛满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无奈和一种显而易见的被迫营业感。

他似乎对太爷爷这种躲猫猫游戏完全提不起兴趣,两只小脚丫有些不耐烦地在青砖上交替蹭著,小嘴微微噘起,仿佛在无声地抗议这幼稚的娱乐活动。

沈南初看得忍俊不禁,这画面实在太过有趣。

玩得满头大汗、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