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江东之事(2 / 4)

加入书签

举动,彻底寒了江东士族的心。

他闭上眼,两行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

许久,他才睁开眼,眼中那最后一点固执的火焰已然熄灭,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释然。

他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身上那件象徵东吴重臣的、此刻却显得无比讽刺的官袍,对著诸葛亮,

也仿佛对著这空旷冰冷的大殿,深深一揖,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瑾——愿降。”

他抬起头,看向殿外,仿佛对著整个建业城,也对著那遥远海上渺不可及的“至尊”,

宣告著自己的解脱:

“为这江东为这满城百姓降了!”

建业城北门,巨大的城门在沉重的铰链声中缓缓洞开。

早已等候在城外的汉军主力,在庞统、刘禪的亲自率领下,如同沉默而肃整的洪流,缓缓开入。

没有欢呼,没有劫掠,只有铁甲鏗鏘、战马低嘶的威严之声。

庞统羽扇轻摇,眼神锐利地扫过城门內外。

刘禪一身戎装,骑在神骏千里马上,少年雄主的威严与沉稳,此刻显露无遗。

城门口,以诸葛瑾为首,建业城內尚未隨孙权逃离或未被清洗的东吴旧臣,身著素服,垂首肃立,恭迎王师。

诸葛瑾站在最前方,神情平静,只是那深深的疲惫和眼底的黯然,无法掩饰。

他身后,是几位同样面色灰败、眼神躲闪的东吴中层官员,以及一些惶恐不安的地方小吏。

至於那些有头有脸的江东世族核心人物

要么早已隨船队逃离,要么在顾张之乱中被清洗殆尽,要么就如惊弓之鸟般躲在家中,静待尘埃落定。

场面显得异常冷清和萧索,与建业曾经的繁华形成了刺目的对比。

“罪臣诸葛瑾,率建业留守官吏、军民”

诸葛瑾的声音在空旷的城门口显得有些单薄,他深吸一口气,提高了音量,

“恭迎王师!愿归顺汉室,乞求宽宥!”

说罢,他率先深深拜伏下去。

身后眾人也隨之伏地。

刘禪勒住马韁,目光扫过眼前这寥寥无几、代表著东吴最后一点体面的降臣,心中並无多少胜利者的喜悦,反而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就是孙权仓皇出逃后留下的烂摊子。

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

庞统紧隨其后。

刘禪走到诸葛瑾面前,双手將其扶起:

“子瑜先生请起!诸位请起!”

他的声音清朗而真诚:

“孙氏无道,弃民而逃,非尔等之过!

先生能於危难之际,勉力维繫建业不乱,使百姓免遭兵之苦,此乃大功於民!

禪,代荆裹百姓,代朝廷,谢过先生!”

刘禪的话语,无疑给诸葛瑾等降臣吃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

不仅免罪,还肯定了他们在最后时刻的作为!

诸葛瑾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再次躬身:

“罪臣惶恐!谢少主宽宏!”

他及时改口,代表著彻底的臣服。

“子瑜先生不必多礼。”

刘禪转向其他降臣,朗声道“诸位能明大义,顺天应人,使建业免於战火,皆是有功!

朝廷必不吝封赏!

望诸位日后戮力同心,共扶汉室!”

“谢少主隆恩!”降臣们的声音终於带上了几分生气。

庞统適时上前一步,羽扇指向城內,声音沉稳有力:

“传令!汉军各部,严守军纪!

接管城防、府库、文书档案!有敢滋扰百姓者,军法从事!

张贴安民告示,晓諭全城:

战事已息,恢復秩序,商贾照常营业,百姓各安其业!

请子瑜先生及诸位熟悉江东事务的官员,暂留原职,协助我军安民善后!”

一道道命令清晰而迅速地传达下去。

秩序,正在这被拋弃的都城中,以一种远超预期的速度恢復著。

诸葛瑾看著眼前有条不紊的一切,看著刘禪那年轻却已显沉稳的侧脸,看著庞统那洞悉全局的指挥若定,再想到那仓皇逃向未知的孙权

他心中最后一丝不甘,也彻底化作了无声的嘆息。

江东的天,彻底变了。

数日后,建业局势初步稳定。

庞统坐镇中枢,迅速梳理著江东各郡县的情况。

刘禪则亲赴各地安抚民心,所到之处,废除孙权后期苛政,轻薄赋,开仓賑济因战乱和强征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贏得了广泛的拥戴。

归降的东吴旧吏,在诸葛瑾的协调下,大多被留用,负责具体的民政事务,人心渐安。

汉军的黑色旗帜取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