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廷益带兵,良玉斩將(1 / 2)

加入书签

于谦,字廷益。统帅九十二点!

刘禪心中剧震!

这数值已无限接近系统召唤的极限“百点”之数!此人纵非“兵仙”韩信、“战神”白起那等超凡入圣的存在,

但也足以比肩“飞將军”李广、细柳营周亚夫这等青史留名的一代名帅了吧

莫说攻略区区交州,便是將来用以坐镇荆襄,威慑四方,也必是擎天之柱!

刘禪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位身高八尺、方脸长髯的徐州大汉形象,兼具二叔关羽的威仪与相父诸葛亮的儒雅。

至於另一位以勇武见长的將领——秦良玉。

其八十六点的武力值,在于谦那九十二点惊世统帅的映衬下,难免让刘禪心头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失望。

然而转念一想,终究未跌至七十点的下限,也算差强人意。

此等武力虽未达九十点的当世绝巔,然与曹仁、黄盖这等成名宿將相较,应也在伯仲之间。

刘禪原本盘算,若武力低於八十,只得让丁奉隨庞统南下。

如今看来,秦良玉堪当此任,倒也无需变更。

翌日清晨,刘禪带著丁奉守在城门口。

盖因昨日系统早已说明,他召唤的两位大才,今日会跟隨流民,前来武汉投效。

初见两人时,刘禪被嚇了一跳。

那在他心中“威仪儒雅並存的徐州大將”,竟是一位身著半旧青色直裰、身形清癯、年约四十许的文士!

而那“威猛无双的黑脸扎髯大汉”,竟是一位身形挺拔、靛蓝劲装、不施粉黛的女子!

这……竟是以貌取人了!

刘禪瞬间自省。

虽然之前的种种想像,都是源自他前世经验,

不过系统中的人物,乃是整个华夏几千年的精华,怎么可能被他百年光阴的经验所束缚

刘禪清空脑海中的各种想法,向前一步,迎接两人。

“二位先生(將军),一路辛苦!刘禪在此恭候多时!”

于谦神色平静,微微躬身,声如温玉:“山野之人于谦,见过主公。劳主公久候,惶恐之至。”

秦良玉抱拳行礼,乾脆利落:“末將秦良玉,见过主公!”

“二位快快免礼!”刘禪虚扶,隨即侧身,指向闻讯赶来的庞统,郑重道:

“此乃我少英营军师,总督武汉军民诸务的庞统,庞士元先生!”

庞统饶有兴致地打量二人。晨间得报,他还道是主公从汉中王处討得人才。

此刻看来,二人既无官身,亦非故识。

尤其那“衝锋陷阵”者,竟是一妙龄女子

于谦面对审视,从容拱手:“久闻凤雏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守仁有礼。”

秦良玉同样抱拳,不卑不亢:“见过庞军师!”

庞统未立刻回礼,而是带著惯有的傲然审视于谦:“王先生气度不凡,不知对这武汉新土,有何高见”

于谦淡然扫视四周:流民安置有序,远处屋舍初立,校场操练声隱约可闻。

他缓缓道:“高见不敢当。一路观之,此地生气勃勃,秩序初立。城外垦田布局得法,沟渠引水有序,深諳农桑根本;城內分区安置流民,授田授业,人心渐安,此乃抚民定基之道,实属不易。”

他目光投向少英营:

“更难得者,营中学堂书声琅琅,校场兵戈呼喝震天。文以载道,武以卫疆,文武並重,此乃长治久安、强军固国之根本!

殿下与庞军师於此乱世江畔立此根基,行此仁政,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可为。守仁唯有钦佩。”

寥寥数语点出民生、秩序、文教、武备之精要,令庞统眼中审视尽消,转为郑重。

不过,虽然他见识广博,但这只能证明其眼光不错,依然不能证明他的统帅优秀。

庞统目光锐利,遥指南方问到:“交州地僻,士燮虽称汉臣,实割据。瘴癘横行,山越凶顽。廷益先生以为,当以何策破之”

于谦从容应答:

“其一,借玄德公之势,结好苍梧吴巨,以为內援;

其二,高举汉室大义,分化士燮部眾,削其根基;

其三,大军缓进,先遣精干宣諭汉恩,抚定南蛮诸部,剪其羽翼;

其四,以归化蛮部为先锋,奇袭交趾,直捣黄龙!”

庞统直指要害:“若士燮冥顽,驱十万山越凭险死守,奈何”

于谦淡然一笑:

“山越所求,不过活路。晓以利害,开市易盐铁,许其归化屯田,其势自解。纵有顽抗,以精兵击其首脑,余者必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破瘴次之,攻城为下!”

庞统心中暗赞,目光却转向秦良玉,语带刻意的刁难:

“秦將军英姿颯爽。然则战场非闺阁,刀枪无眼。將军以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