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苻丕撤军(2 / 3)

加入书签

上,风沙仍在盘旋,只有牧马河沿岸才有连片的绿植身影,为这片荒凉旷野增添一抹生机。

姜让几人静静地站在符不身后,没有主动打扰他。

作为亲信旧臣,他们都很熟悉主上的性格,这些事不用劝,他自己也能想得通,会很快平静下来。

“孤还是不甘心,只要拿下定襄,新兴全郡唾手可得,雁门关以南,刘显再无险塞可守!”

符不嘆口气,转身看著几位近臣,

姜让几人默不作声,出兵之前,普阳上下信心满满。

秦军一开始攻势如潮,石岭关、九原城应声而破,也的確打出了一波摧枯拉朽的气势。

不想刘显亲率兵马救援后,定襄局势一波三折,秦军逐渐失去先发优势,终於演变成今日焦灼局面。

新兴、雁门自古便是汉胡杂居,自拓拔什翼犍建代国,势力范围逐渐从代郡、平城扩大至雁门、新兴、常山等郡县,这些地方的民风习性就越发偏向於代北胡部。

符秦名號对这些地方的影响力有限,从此次攻打定襄,刘显號召两郡士民相助就能看出,荷秦在当地没有什么民心基础。

符宏也明白,秦军出了石岭关,就等同於跨国作战。

攻打定襄,没能一鼓作气攻取城池,他就预想到后续进攻会很困难。

却没想到,一个月过去了,秦军付出巨大伤亡代价,还是没能攻克定襄。

困难程度远超他的预估。

也正因为如此,符不不甘心放弃。

如果没有后面这一个月的巨大投入,秦军此次出击,拿下石岭关、九原,打开通往雁门、平城的门户通道,可以说是血赚。

可如今,算上投入定襄的人力物力,秦军的胜果已急剧缩小,只有攻下定襄,才能勉强弥补损失。

寇遗心直口快,当即肃然道:“大王,刘显亲自驻守定襄,入秋之前取胜已无可能。

秋收在即,不如暂退兵马,回晋阳休整数月,待秋收以后,粮草丰足,战马膘肥,再寻机出兵不迟!”

焦逵也道:“臣也以为不宜再战,九原、石岭关在手,我军可隨时出兵,不必急於一时!”

符不满脸不甘:“数万大军围攻,折损兵马钱粮无数,却只夺得一关一城,

此时退兵,岂不是半途而废”

安定郡公符就道:“大王,相比起定襄,臣更担心介休。

杨辅、张纂稟报,汾西关异动频频,臣担心梁贼趁机出兵袭击,遥相声援刘显!”

姜让道:“杨辅奏报中说,杨膺杨司马打算趁平阳屯丁哗乱之际出逃,请介休派兵接应....

此事臣总觉得有些蹊蹺,应当叮嘱杨辅、张纂,坚守城池不得轻动”

符不道:“孤也想到了,已手书一封,交由杨辅使者带回介休,告诫他不可轻易出城。”

符就恨恨道:“此事多半是梁贼诡计,此獠卑鄙,最擅使诈!”

符不反过来安慰他:“杨膺隨孤多年,绝不至於轻易受蒙蔽~”

商谈了一阵,不还是坚持继续围攻定襄,几大近臣对此都不赞同,双方有些僵住。

“大王!大王!”

有一人匆匆跑上城头,脸色焦急而来,跑得太快脚下差点绊倒。

“封参军怎地来了”

符不和眾人大惊,赶紧迎上前。

来人是王府常侍封劝,也是跟隨多年的心腹幕僚。

此前因患病,留在普阳城中,未曾隨军出征,不想竟突然赶来。

“大王!祁县急报!”

封劝跑得腿软,差点就要跪倒,姜让和寇遗扶著他。

“快说!”荷不睁大眼,心中泛起一丝不妙。

封劝咽咽唾沫:“镇西將军杨辅出兵接应杨膺,却在雀鼠谷內中伏,兵败身亡!

梁贼摩下驍將王懿、悉罗多,假扮杨辅败兵,连夜诈开城门,杀杨骆、张纂,攻陷介休!”

符不嘴唇哆著,双眼涌出惊慌、震怒,似乎不敢相信,驻守四千兵马的介休城,就这样轻易告破!

寇遗、焦逵惊得半响说不出话。

符就怒骂:“梁贼胆敢主动犯境!看来此疗果真下定决心,要联手刘显与大王作对!”

姜让抓住封劝手腕:“杨膺如何”

封劝哭丧脸:“不知道啊还未有杨司马消息传回.:::

介休究竟是如何丟失的,到现在也只知道个大概”

城头一片死寂,无人说话。

腾腾热浪瀰漫之下,不和一眾臣僚们却觉得遍体寒凉。

如果说石岭关、九原、定襄是普阳北门户,那么介休就是太原一郡的南门户。

虽说介休以北,还有鄔县、中都、京陵、祁县几座城池,可论防御能力,只有介休、祁县称得上是坚城要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