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我被诸位的诚意感动了(2 / 4)

加入书签

/p>

不等他哭诉,王亮怒斥:“再敢多言,斩!”

当即就有亲兵跨入屋中,不由分说地將曹杰带下去。

寇遗和符就相视一眼,俱感无奈。

王亮处置了雷保和曹杰,自己的责任倒是推得一乾二净,可也失了关城守兵,和壶关曹氏的人心。

“梁广贼子!此仇暂且记下,今后必討还之!”王亮拍案怒喝。

梁广本打算让李方驻防西沟关,又或是去永安,监督修筑鼠喉关、汾西关。

这三处关隘,就是平阳盆地的东、北门户,关防不失,平阳无忧矣。

李方不乐意,这斯知道河东有大仗要打,吵闹著要隨军南下。

考虑过后,梁广留支出任西沟关守將,同时把端氏县也划归其管辖,形成两处关卡联动的整体防御態势。

两地都在沁水河谷以东,西沟关守住路程短、山道难行的主路。

端氏县守住路程长、道路好走些的山谷小路。

府兵幢主贏觴带队返回平阳,端氏防务交由当地大族麻氏负责。

根据郡府颁行的新制度,各县乡设立民团,根据当地人口规模,人数控制在五十至五百之间。

民团的定位是县乡基层自卫组织,从当地民籍户口中按照比例徵募,每月集合一到两次,每次训练控制在五日以內。

各团设团主,由各乡和各亭长推举,县尉任命。

此前存在的乡游徽,成员身份复杂,多是由当地富户、大族、豪强派遣僮僕出任。

此次改革,以民团取代乡游激,加强县一级公对乡里基层的控制力度。

民团训练较为宽鬆,也不会影响农事,每季度还有额外粮补。

民团试点从端氏、杨氏、襄陵、永安开始。

贏觴率领府兵撤走,麻氏子弟出任端氏民团团主,听命於县长贾泽、西沟关守將支。

第二批府兵两千余人已经成军,梁广交由皇甫毅负责训练。

秋播以后,这支兵马进入高强度训练期,作为常备军存在。

王镇恶、向靖也从永和县赶回,歷经两个多月,盘踞在永和的西羌小帅金大黑已遭剿灭。

两名年轻小將表现不错,梁广特地摆宴为二人庆功。

永和县在谷稷山(吕梁山)西北,相隔黄河与陕北高原相望,处於平阳郡边缘地带。

邓氏迁入永和,也是为充实人口,郡府派去两名土人主持庶务,先按照郡府要求,把改革后的县治框架搭建起来。

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还得日后一步步形成。

平阳北永安县,呼延愷受命前往坐镇。

他担任帐下都督(亲卫统领)已有一年时间,此次出镇永安,也算是独当一面的开始。

成立民团、新募府兵、人事变动,这三件大事几乎和拿下西沟关同步进行。

目的,都是为平阳军大规模出征做准备。

八月底,梁广从西沟关赶回平阳。

还未来得及回家和妻儿们温存一番,就被薛强、王懿几人堵在府衙门前。

河东客人们眼神古怪,柳端老头直翻白眼,一副受了欺骗的忿忿样。

“诸位还不曾离去”

梁广一点不尷尬,故作惊讶地看著眾人。

薛强授须笑道:“梁使君这是从鄴城回来”

梁广摇头,忿忿道:“上党太守王亮领兵屯驻长子,说什么也不让我军通过!

王亮出尔反尔,毫无信义!

今后与此人打交道,可得当心些!”

梁广大吐苦水,好像此次发鳩山之行,他当真受了天大委屈。

薛强嘴角微微搐动了下。

西沟关的事情,平阳军府並未刻意隱瞒,

隨著一部分军士返回,薛强等人也听说了事情经过。

不明所以之人,或许真会以为只是一场误会。

可薛强、裴延、柳端俱是土族首领,岂会看不出,夺取关城本就是梁广计划中的一环。

也是全面夺占上党的第一环。

只是不知为何,上党太守王亮突然醒悟,没有让平阳军借道过境。

梁广计划受阻,只能知难而退。

即便如此,顺利夺下西沟关,数十里发鳩山道掌控在手。

今后不管是防备上党方向来敌,还是主动出击,平阳都能立於绝对主动地位。

梁广这廝还指责王亮不讲信义,王亮若真是守信,答应借道过境,此刻只怕早已成了阶下囚。

路川之地,也註定易主矣。

只要梁广不主动承认夺占上党的图谋,谁也不能以此指责他。

毕竟名义上,平阳出兵是应齐王之邀救援邮城。

王亮屯兵塞路,平阳军只得撤回。

不是平阳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