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欢而散(2 / 3)

加入书签

梁广笑了笑,端起酪浆慢饮。

王买德接过话头:“使君计划在汾水东岸开展屯田,积穀养民、养兵,尚缺男女丁口三万!

另外,迁徙军民眾多,今年还要忙於垦荒疏浚,粮食方面的耗费不少,尚缺粮五十万斛!

这两大难题,若诸位能协助解决其一,清丈田亩、稽查人丁之事便可延缓!”

王买德话说得轻鬆隨意,落在贾毅几人耳朵里,却不於平地惊雷。

眾人相视惊怒,被王买德轻飘飘说出口的两个数字,震惊得然无语。

贾阳失声道:“就算我四家掏空家底,也凑不出三万丁口、五十万斛粮!”

贾毅摇头:“使君要求,恕我四家无能为力!三千丁口,至多再加两万解粮,已是四家所能承受的极限!”

曲康都快哭出来:“使君高抬贵手,我等一郡小姓,如何凑得出这多丁口粮食”

柴武面若寒霜,態度已十分明確。

邓炳愤怒地几欲拔腿便走,只是毡帐外不时走过的鲜卑武士提醒著他,这里不是邓氏坞,由不得他肆意胡来。

梁广放下酒盅,微笑不改:“诸位不妨回去好生商量,月底之前予以答覆!

从二月起,杨县、襄陵、临汾、絳邑四县,同步开展清丈稽查,还望诸位配合郡府,儘快完成此事!”

梁广站起身:“我还有庶务在身,待会便请韦长史代为礼送!”

拱拱手,梁广径直走出毡帐,跨上马带领悉罗多、王买德和一眾鲜卑骑兵而去。

韦洵送贾毅等人离开毡帐,准备登车骑马原路返回。

“烦请韦长史代为求情,使君索要之数,我四家当真凑不出!”贾毅揖礼,

满脸愁苦。

韦洵急忙避过不受:“德仲公见谅,使君要为数方迁徙军民著想,压力深重,不得已才有求於诸位~”

贾阳拱手道:“听闻韦长史乃京兆韦氏子弟,韦贾两家也曾共侍曹魏,入晋后也曾同殿为官,念在世交情分上,还望韦长史多多转圜!”

韦洵哭笑不得,为说好话,他们倒是把百十年前的交情都搬出来了。

曲康著脸:“若韦长史能在使君面前多多美言,我等必定不吝重谢!”

韦洵拱手:“诸位,清丈稽查一事,还望诸位回去仔细斟酌考量!

也请诸位放心,使君並非是要侵夺诸位宗族私產,只是要全盘核查本郡田地人口,好为后续规划做准备!

事关本郡兴衰,还望诸位予以支持!”

不等他说完,邓炳重重哼了声,跨上马率领邓氏部曲先行走了。

曲康满脸愁苦,道別后唉声嘆气地登上马车。

贾毅、贾阳父子与韦洵略作告別,也乘车跨马离开。

韦洵望著四家队伍走远,嘆口气往开荒大工地赶去。

梁广正站在田埂上,同几个劝农老吏交谈。

如何规划由亩,如何分配人工,还得听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是何意见。

商量完毕,梁广才让几位农吏各自下去忙碌。

“瞧元庸模样,想是四家没少拉著你攀交情”

梁广卷著裤腿,准备抄起铁锹隨眾人下地。

韦洵苦笑了下,把方才四家对他说的话复述一遍。

“三万丁口,五十万斛粮確实不是小数目,也难怪四家反应剧烈。”梁广隨口笑道。

“既如此,主公何不稍稍宽限些四家接受起来也较为容易....:”韦洵不解王买德道:“韦长史难道还看不出,主公根本不打算与四家妥协!

清丈田亩、稽查人丁、重造士籍,此三件事必须在平阳做成!

唯有如此,主公才能彻底掌控全郡!

若是四家当真交出三万丁口、五十万斛粮,势必元气大伤,那么清丈稽查做与不做,也无甚区別。

主公要的是,四家抱团再无力和郡府对抗!”

梁广看他眼,笑而不语。

韦洵证了愜:“可主公此前也说过,四家合力不容小!

如今我们立足未稳,逼迫过紧的话,四家必定齐心协力对抗郡府!

如此一来,岂不容易酿成內乱”

梁广頜首:“元庸担忧不无道理。

只是,垦荒屯田刻不容缓,一年时间,必须让迁徙军民在平阳扎根!

而其中,三千府兵的稳定又是重中之重!

府兵要训练,日常要承担服役任务,不可能把大量时间投入在农事上。

每户府兵至少分田一百二十亩,没有耕牛牲畜的话,至少需要两到三户佃农帮忙耕种。

三千府兵就需要配给一万户佃农,这个数额,也差不多是四家瓜分的流民总数。

必须想办法让他们吐出来!”

王买德取出一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