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监押在狱(2 / 3)

加入书签

> 眾人鬨笑。

“梁侯若踏出廷尉狱牢门,下吏等人脑袋不保!”

“梁侯垂怜,可不敢往牢狱外走!”

“自打梁侯入住廷尉狱,咱们的饭食都变好了许多,顿顿有肉,放在以前可不敢想啊!”

“梁侯不妨多住些时日,我等也能跟著沾光”

官吏们七嘴八舌,半开玩笑半认真,引得欢笑声阵阵。

自从梁广“下榻”廷尉狱,梁氏、公国府每日都会派人前来打点。

借著婚期將近的喜头,派发赏钱、布帛,送来驴羊酒水。

廷尉上下皆有分润,人人沾喜。

就连一眾狱吏,也得到了相当於过往数年的俸钱,整个衙署皆大欢喜。

刘迁知道梁氏此举有收买人心之意,可他更知道,太子不会对梁广做出什么实质性惩处。

不是不想,而是找不到一个好理由。

反正人家早晚都会出去,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大家相安无事,谁也不为难谁。

说笑了一阵,刘迁摆摆手让属吏们全都回去做事。

梁广回到牢房,换下吉服交给薛桃娘,让他和梁安先行回府。

刘迁拄著木杖耐心等候,直到梁安和薛桃娘走出牢房,才笑眯眯道:“梁侯好生歇息,明日老夫再来探视!”

梁广拱手:“刘公慢走!”

梁安向他揖礼,薛桃娘怀抱吉服,一步一回头,跟隨刘迁离开廷尉狱。

刘老头做事极有分寸,他可以充许梁氏、公国府的人暗中留在廷尉,甚至扮作狱更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却不会允许梁安、薛桃娘这些亲眷和他单独接触。

廷尉上下百十號人,耳目定然有不少。

哪些事情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些事情绝不能坏规矩,刘老头心里十分清楚。

通过公国府从事方平、梁氏僮僕杜敬,自从入狱以来,他和外界的联繫就没断过。

多方说情之下,太子宏已经答应,让他在明日傍晚以后出狱回府,等完成婚事再回来继续监押。

服刑期间,他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婚假。

静坐片刻,杜敬带著狱吏送来午食。

“仆已查验过,主人请用!”

杜敬在牢房內支放案几,摆好碗碟筷箸。

梁广吃著,隨口问:“今日长安城中如何”

“回主人,风闻奏事、告密皆被朝廷下詔叫停。

京兆尹韦钟发下安民告示,把罪责推到太子仆樊蒙头上,说他滥权受贿,有负太子信任,已遭到严惩.....

城中乱象稍有平息,殿中將军张旬、邓迈持太子手詔,敦促几位禁军將领,

严惩前几日犯事兵卒...

长安各门封禁仍未解除,城中百姓仍旧惶恐,偷盗抢掠姦淫之恶事不断...

梁广大口扒著栗饭,默默听著杜敬说话。

按理说,太子荷宏治政经验並不少。

从十四年前灭燕之初,天王亲征关东,他就有过留守长安,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

去年南征,符宏坐镇长安统领国事,足足一年时间,除了几次粮食转运不及时,似乎也没闹出过太大乱子。

怎么天王病重以来,到了真正需要他挑大樑之时,又屡屡犯错

细细思之,或许因为荷宏今日面对的朝局、人心、天下,与两年前截然不同,让他根本无力招架。

天王病重垂危,他慌了,平叛战事波折横生,他慌了,长安流言满天飞,他慌了.:::

说到底,还是温室里养出的娇,能力不足,经不起风摧雨残。

或许他也没想到,天王留给自己的家业,竟会突然间千疮百孔。

如果天王还能醒转,看到今日之长安,一定会无比痛心和失望....

一碗粟饭扒完,梁广手指头搓捻米粒:“这是今年新粟”

杜敬道:“主人好眼力,这是梁园第一批收成的新粟!”

梁广捻著米粒,神情略显凝重。

“主人,可有不妥”杜敬忙道。

梁广沉声道:“你去告诉方平,让他转呈阳平公。

既然王师回撤至新丰固守,渭北高陆、万年一带的数千顷粟田多半不能保!

渭北县乡、坞堡会抢收一部分,叛军也会抢收,得此新粮补充,叛军短期內不会再有缺粮困境。

王师出兵不可操之过急,应当凭藉新丰、霸城、驪山之险,慢慢与敌周旋!

若战事再度失利,使得叛军逼近灞水沿岸,后续反攻將会极其困难!”

杜敬呆了呆,忙道:“仆这就去!”

狱吏收走案几碗筷,梁广在牢房內一阵步。

夏收將至,围绕栗谷抢收將会成为两军爭夺的焦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