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武安城下,周仓履行承诺(2 / 3)
>
“很简单,铁犀军人数少,况且又将队伍分成四支驻守官道,显然是要封锁住城内的黄巾军。
可是一旦如此,那么中军的兵力就所剩无几了,根本就派不出太多的人手看守这三千多战俘。
万一黄巾军外出偷袭,或者是正面决战,那么铁犀军将会陷入被动,弄不好还会因为这三千余俘虏而战败。
再者说了,咱们来的时候,带的粮食都是有数的,铁犀军的粮食足够维持大约七八个月,一旦加上这三千余黄巾战俘,这粮食恐怕连半年都维持不到。
持久战没了粮食,这可是大忌!于统领可是立了军令状的,他不敢冒险,所以只能杀俘。
至于为什么拉到城下去杀,那自然是为了震慑城内的黄巾军。”
不得不说,方秀跟随武靖这么久,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而且眼光也很独到,一下子就看出了于禁的目的。
不过看出来是很简单的,想出来才是最难的。
比如现在的潘凤,他怎么也想不出这样的战略来对敌。
“原来如此...” 潘凤恍然大悟
“统领,咱们为何不效仿铁犀军,也来一个断路呢?真定县只有南北两条官道,东西是大山跟树林,根本就出不去。
只要咱们兵分两路,将南北两条官道给截断,这样就可以断掉黄巾军的粮草补给,等到城内无粮的时候,自然会出城与我们一战。
到时候,咱们或许就可以早铁犀军一步,将城内的叛军剿灭!” 校尉刘源说道
潘凤听后,眼睛顿时一亮。
“对啊!那于禁能玩这招,咱们也可以!来人,传我军令,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看守南门,另一路绕道去北门外十里驻守,务必要掐断黄巾军的补给路线!”
“是!”
...
冀州,赵国,武安县。
武靖带着大军来到这里之后,先是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赵国的情报。
随后便原地驻扎,等待斥候的回来。
经过几天的打探,斥候也终于将整个赵国的情报收集齐全。
此时的武靖听着斥候的回报,原本严肃的脸色顿时变色玩味起来。
“你是说,驻扎在武安县的黄巾贼首叫做周仓?驻扎沙河县的贼首是裴元绍?”
“是” 斥候回应道
得到斥候的回应,武靖顿时神色戏谑的看着一旁的关羽。
关羽感受到武靖的目光,也是一脸莫名的神色。
“云长,还记得当年冀州之战吗?我记得这个周仓说过,下次再见之时,就做你的扛刀将是吧?” 武靖笑着说道
关羽捋着长髯,点了点头说道 “正是,当年周仓与我阵前赌斗,确实说过此话。只不过,此人毕竟是黄巾贼匪,能不能遵守约定只怕是未知数。
再者说,这都过了四年了,只怕他未必肯认账。”
武靖闻言,并没有跟着附和。
若是裴元绍跟关羽赌斗,那么武靖确实不敢断定此人是否会依照约定,归属关羽的麾下。
但是周仓的话,武靖可以断定,只要关羽出现在他的面前,周仓一定会遵照约定,担任关羽麾下扛刀将一职。
周仓的实力或许不算太强,哪怕在二流武将当中,他也不是最强的。
可是此人的忠义,却鲜有人能够与之相比。
关羽被吕蒙斩杀之后,周仓悲痛欲绝,最后自刎殉葬。
其忠义,实在是惊天动地,让人悲叹。
因此,武靖敢确信,周仓一定不会忘记承诺。
“云长,不管周仓记不记得,咱们都去试一试。若是此人是忠义之辈,那自然会遵守约定,投效镇北军麾下。
若是此人是那奸诈之辈,那也无妨,反正我们一开始就已经做好攻打的战略,无伤大雅。”
关羽闻言,也是认同了武靖的战略。
管他认不认呢,反正过去试一试不就完了嘛。
运气好,周仓还记得约定,那么赵国的黄巾瞬间瓦解,甚至武靖还可以挑选一批精锐加入到镇北军,其他的那些人,则是分发些钱财,让他们各自散去。
马上天下就要大乱了,到时候民不聊生,百姓死伤惨重。
留着这几万民兵,说不定对冀州还是一件好事。
至于会不会再聚集起来生乱,这个武靖不敢确定,不过就算是上山为匪,那也是少数而已。
没有了各个大小统领以及队长之类的领导,也没有了青壮支撑,这些人成不了大气候的。
“主公,既如此,那明日属下便单骑前往武安城下挑战,我倒要看看,那周仓到底是忠义之辈,还是那无信无义的奸诈之徒!”
“好!就依云长所言。”
...
第二天,武靖带着人朝着武安县杀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