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苏伊士?上世纪的航线了(2 / 2)

加入书签

龙,满载着来自东方的商品,缓缓驶出站台。

车头悬挂的横幅上,“新丝路”三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十五天后,德国汉堡。

港口负责人劳斯难以置信地看着腕上的手表,又看了看缓缓停稳的列车。

他的日程表上,这趟车的预计到达时间,是在二十天以后。

第二天,《金融时报》的头版,标题只有一个词和一张图:

一张马六甲海峡的黑白照片,上面划了一道醒目的红叉。

标题:《再见》。

四个月后,北冰洋。

“上帝……快看卫星云图!”

鹿特丹港的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挤在了一块巨大的屏幕前。

屏幕上,巨大的新能源货轮,像一座移动的绿色山脉。

在它的前方,一艘漆着红黑涂装的庞然大物,正用它无坚不摧的船头,蛮横地犁开厚厚的冰层。

“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号核动力破冰船!它在前面为货轮护航!”

当货轮最终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鹿特丹港沸腾了。汽笛声、欢呼声响彻云霄,仿佛在迎接一位征服了神话的英雄。

六个月后。

“新丝路”中欧班列的调度后台,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什么?今天的票又没了?我们加价!加两倍!”

“抱歉先生,未来一个月的仓位已经全部预订满了。”

与此同时,远新集团的全球航运监控中心,蔚蓝色的北冰洋上,几十个光点连成一条线,像一串流动的珍珠项链,向着欧洲延伸。

在孟远的参与下,全球物流价格,硬生生被他打了下来,物流价格一路向下。

与这份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埃及。

苏伊士运河,这条流淌了百年的黄金水道,此刻却空旷得令人心慌。

运河管理总局的办公室内,财务主管将最新的报表重重地拍在桌上,那上面的收入曲线,像高台跳水一样,直奔谷底。

“我们已经把过境费降到了历史最低!为什么还是没有船愿意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