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2章 不够塞牙缝(2 / 4)

加入书签

苏城本地产的上等粳米和糯米,按七三的比例混好,磨成极细的粉,再用细纱筛过几遍,这样做出来的糕体,才能又松又韧,入口也不粘牙。可惜啊,现在外面许多店里卖的,都是用机器磨出来的粉,没有那个味道了。”

    说完,他又拿起一块薄薄的糕点。

    “这个叫云片糕,也叫雪片糕,难就难在一个‘片’字。”

    “这糕一定要切得薄,才能入口即化。没有几十年的刀工,根本就做不出来。而且这糕里的核桃仁,松子肉,都得是老师傅亲手来挑、亲手来炒的,火候要是差一点,这香味就不一样了。”

    ……

    接下来,从海棠酥的层层酥皮,到梅花糕豆沙的选用,苏爷爷一样一样地说着。

    原本因为上了年纪,而略有些浑浊的眼睛里,也渐渐燃起了光亮。

    这是认真的匠人,对自己手艺的骄傲,对精益求精的执着。

    钟岁安安静地听着,努力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

    林小月也仔细地听着,好奇地问,“苏爷爷,这都是您的祖传秘方吧?您就……就这么告诉我了?”

    苏爷爷笑了,“告诉你们又有何妨?很多美食呀,这方子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原料选用严苛,制作的过程也要仔细。不锻炼个十几年,那就算是用一模一样的东西,一模一样的步骤,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呀!”

    钟岁安闻言点点头,“没错,美食这东西,每个步骤上差一点,做出来的成品都完全不同了。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很简单的菜,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天差地别。”

    更何况,这糕点所需要的步骤很复杂,原材料也很讲究。

    现在做甜品糕点的,还有几个肯这么舍得,用这么好的原材料的?

    想了想,钟岁安又问,“苏爷爷,那像这样的点心,咱们桂满陇一天能做出来多少?”

    这可关系到她的带货事业到底能赚多少,绝对不能马虎。

    苏爷爷的目光扫过柜台,“姑娘,我们这店小,平时生意也少。像定胜糕,云片糕这些,每样就各准备个二十来份,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也就一百份出头。”

    钟岁安摇了摇头。

    就这数量,随便一卖,十几秒就要抢光了,还不够直播间里塞牙缝的。

    “苏爷爷,我问的不是平时。我是说,从现在开始,到晚上直播的时候,你们店里所有能用的人手都用上,最多能做出来多少?”

    这个问题,让苏爷爷愣住了。

    最多能做多少?他已经多少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了?

    对于一个日薄西山,甚至濒临倒闭的老店来说,平时二百份都卖不完,还得各家分了,带回家里分了吃。

    苏爷爷考虑了许久,才慢吞吞地回答。

    “店里现在就我和小顺儿两个人,能动手。倒还有个帮工老李,也是我们店里干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傅,手艺也好。”

    “不过……这两年的效益越来越不好,让他整天闲着也不是个事。老李就上午去找了卖力气的苦工,中午才来搭把手,下午继续回去干活。这糕点不像别的,做太多了,卖不出去,第二天就不新鲜了。”

    其实老李大可以不干了,店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给他开工资。

    但干了这么些年,也是有感情的。老李也只能通过这种手段赚钱养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