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思湘文化的规矩(2 / 3)

加入书签

寄生虫》票房刚好突破一亿,电影里就算邀请了李雪建、张果立这样的老戏骨加盟,但是电影在票房上的表现还是不够出色。

不过对于《寄生虫》,徐声的期待并非票房。

这是一部冲奖的电影,不管是第一次在大荧幕担任女主的赵丽影也好,还是导演张义某本身也好。

只要《寄生虫》能拍出一定的水准,思湘文化就必定会有斩获。

而豆酱上的评分也很能说明问题。

张义某版本的《寄生虫》,摒弃了韩国特有的风俗元素之后,国内的版本成了一部讲述保姆寄生有钱人家庭的故事,并没有刻意去体现越来越大的贫富问题。

这个故事拍得很好,张义某的运镜在电影里也体现得很出色,电影里的每个角色,到了银幕上都收获了不小的赞誉。

网上甚至还有人说,这是张义某自《活着》之后,又一部教科书式的文艺片。

在这样的口碑影响下,《寄生虫》上映没几天,就收获92的豆酱评分。

文艺片的市场偏小众,徐声也没指望《寄生虫》能拿多高的票房。

但是92的评分都超过了原版,多少有些出乎徐声的意料。

豆酱也算是影视剧的一面照妖镜,豆酱评分高的电影,都有着自己成功的地方。

自香江电影没落之后,国内出现9分以上的评分的电影就不多了。

国产的《寄生虫》能取得92的评分,是徐声怎么也想不到的。

不过说归说,张义某对这部小成本电影的把控还是很强的。

电影里饰演寄生家庭男主人的李雪建,饰演被寄生家庭的男主人张果立,在电影里都有着很精彩的表现。

张义某老早就拿到了《寄生虫》的剧本,看来他在这部电影上也没少下功夫。

周充跟徐声在院子里大致说了下近期的情况,才道,“《长城》那边的选角已经定了,大部分都还算合适,但是在某些角色上,张导那边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这眼看就快开机了,角色一直还没定下来,你看下你什么时候有空,去跟张导沟通一下。”

“哪个角色?”

徐声微微皱了皱眉。

“一个是扶苏,另一个是秦王后。”

虽然秦朝不立后,但是在电影里怎么说也要有个女人坐在秦王边上。

《长城》虽然是抵御饕餮的故事,但是大秦在电影里,还是占了一定比重的戏份。

周充之所以要说这个,还是因为当初他从徐声那里拿到的试镜名单里,这两人被徐声刻意的给划掉了。

“张导选的谁?”

周充苦笑道,“秦王后张导定了范兵兵,扶苏是黄小名。”

徐声顿时揉了揉眉心,看来他还是小看善于人际的范八亿和黄教主。

但从这两人的影响力来说,范兵兵和黄小名出演《长城》其实是很合适的。

就算这两人跟华艺的关系不浅,但之前徐声也用过陈昆这一部分在华艺呆过的艺人。

不过人际太好,会对剧组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义某还好,但是如果把这两人放到思湘文化的其他组局,徐声不相信那些新导演就能压得住。

想了想,徐声才道:“合同都还没签吧?”

“没有!”

“《山海经》的艺人合同复印一份拿给张导,如果那些演员都能接受,就让他们上,接受不了的,通通刷下来。”

合同当然不能照搬,毕竟《长城》三部曲的故事,并不像《山海经》三部曲一样是一个连贯的故事。

“这有点太严了吧?”

周充虽然能领会徐声的意思,但还是觉得有些太严苛了。

徐声却不以为然,“严就严点,得定个规矩,要不然别人以为思湘文化的戏就那么容易上。

就算上新人,也不能坏了这个规矩,这个你的跟张导说清楚。”

“还有,让剧组统筹一份演员的片酬给我,《长城》虽然投资十多亿,但是这些钱大部分都的花在电影制作上面。

别等电影没开拍,片酬就浪费了大半。”

周充点了点头,“余静他们做出来的预算是两个亿,勉强能接受,你预计多少?”

“一个亿出头的样子,超过15个亿就先压着,等我有空了再去公司处理。”

“那行,回头我去跟张导商量。”

周充没多呆,跟徐声商量完就离开了。

在这里呆着老头老太太看着他就像喉咙塞了根刺一样,回公司至少耳朵能清静一些。

可是到了影视基地,周充刚把这个事情跟张义某一说,张义某立马就皱起了眉头。

“周总,这是徐导的意思?”

周充抿了口茶,笑着道,“也不算,思湘文化虽然才成立没几年,但是我们一向有我们的规矩。

合同上这些要求,都是为了更快更效率的把电影拍出来,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一年能拍出这么多电影来。”

“可这样一来,就会耽搁部分艺人的档期,恐怕我们选中的部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