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二十四节气(2 / 3)

加入书签

号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这名字暗藏玄机,“落下”本就是罕见姓氏,拆分来看,“门内有红”,仿若在低语:

在我智慧之门背后,藏着无垠宇宙。

所以这样的牛人,哪怕经历了时间洪流的变迁,却依然,还有人记得。

以前的自己从未发现,这方面的东西,接下来,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有事做了。

毕竟他掌握着完整的历法,这新的二十四节气出来,绝对能够轰动整个大胜朝。

思绪完成,张时安,看着今日的考卷已经全部完工。

抬头望窗檐看去,天色已经暗下,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晚上。

老样子,吃饱喝足,上个茅房,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两天的时间,张时安的精神状态还算可以。

而此刻,陈明哲,却是脸色苍白,额头,的汗珠不断落下。

一边手,有些颤抖的写下答案,另一边,用温热的毛巾擦拭额头的汗珠。

脸上戴着一张,张时安之前有备无患,用布条做好的简易口罩。

再加上,之前提前买好的醒神香包,哪怕这么多条件的加持之下,眼下的情况也是分外的严峻。

毕竟,口罩并不能完全隔绝外界的气味,要不是他的身体素质已经大幅度的提升。

估计根本就坚持不了到现在,没看到,今天中午,挨着臭号的那位考生,直接晕了过去。

被抬出去的时候,众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未来的下场。

所以,陈明哲,上午的时候尽量把答卷答完。

等到在房间当中,打上一套拳法,夜晚才点起油灯,把上午粗略有的灵感,通通再完善一遍。

这样,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感悟,也能看得更清晰几分。

他人的精神还算不错,为何会如此虚弱,主要是因为,这两天吃的实在是太少。

终于把最后一个字落下,陈明哲把面皮泡到冷水当中,搅拌均匀,变成一个个面疙瘩,这才囫囵吞枣,一般吃下去。

这样的天气,人家都是想吃点热的,但这过道之中弥漫的味道,实在是让人恶心的不行。

只能吃点凉的,胃虽然不舒服, 但不会让自己直反胃。

而且,之前师兄他们三人也模拟过这样的情况。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让自己的大脑处于十分冷静的状态当中。

该吃吃该喝喝,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就是臭了一点吗?

与前途相比,这一点磨难又算得了什么?

毕竟,就算是人家世家子弟,运气不佳的情况之下,与他受的苦楚,没有任何区别。

只要坚持,就算是这次没中,他也断然不会后悔一分。

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靠天命了。

第3日。

张时安醒来的时候,官吏的考卷都快发到他这里来了。

快速的给自己来了个清醒套餐,看着管理把他的考卷通通收好。

又把今日第3场的策论也发了下来。

今天的时间还算是比较充足,今天一整天,明日早上才能够出去。

所以,先把自己的状态拉满,再去好好琢磨一下,这次的策论他该怎么写?

先粗略的看了一眼题目,看到题目的瞬间,张时安就论证了片刻。

“天下之治,始于乡里,成于朝廷。然乡里之治,何以达于朝廷?

朝廷之政,何以施于乡里?今欲使上下相通,内外兼治,当以何道行之?”

这样的题目,真是让人牙酸,果然不愧是院试,策论题就是有水平。

这样的题不但要求考生从基层治理与中央政令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实现上下贯通、内外兼治的理想状态。

既考察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又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需考生具备深厚的政治智慧与全局视野。

可以说,一般的学子,没有一位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资源,没有好的教学环境,这样的题目,就会打得无比浅薄。

而想要出色,成为佼佼者,名列第一,那么,这道题,就必须好好琢磨,给出最佳的答案。

张时安,一边思索,一边开始烧水,有条不理的给自己泡了一碗藕粉。

又烧了点薄荷茶,放到一边凉着,清新的薄荷凉茶,困倦的时候来上一杯,的确是提神醒脑。

等他做完了一切准备,再次把目光移到考卷上面。

心中,也有了一些眉目。

毕竟想要写好一篇文章,除了一些专业必备,最重要的,就是切入点的方式。

而张时安最擅长的也就是审题,一般题目多审几遍,他答题的切入点也会越来越清晰。

要知道以上这题目,并非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