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风险分析三要点(1 / 2)
“风险方面呢?”
杨鸣直接问道。
唐德收起笑容:“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信用风险。
平台如何保证借款人按时还款?这需要完善的风控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担保抵押、数据风控等。
二级风控体系主要包括贷前审核、贷中监控和贷后管理三个环节。”
他在笔记本上调出另一张图表:“第二,流动性风险。
p2p平台通常会把出借人的钱锁定一段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如果出借人集中提现,而借款人的钱还没收回来,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第三,合规风险。”
唐德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目前国内对p2p的监管还处于空白期,但随着行业展,监管必然会跟上。
以后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如果平台的运营模式与未来的监管方向不符,可能面临转型甚至关闭的风险。”
杨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法律上呢?这个模式合法吗?”
“目前处于灰色地带。”
唐德直言不讳,“根据现行《贷款通则》,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是允许的,但不得以借贷为业。
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理论上不直接参与借贷,只提供信息撮合服务,所以有法律空间。”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平台自己做资金池,即吸收资金后自行放贷,而非真正的点对点撮合,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甚至是非法集资。”
“资金规模和收益怎么样?”
杨鸣问道。
“目前国内已有的几家平台,月交易额在几千万到几亿不等。”
唐德拿出一份资料,“以一家做得比较好的平台为例,去年全年交易额13亿,平均收取28的手续费,净利润约3600万。”
他又打开电脑上的另一个文件:“如果平台做大,比如月交易额做到10亿,按2的手续费计算,一年能有24亿的收入。
扣除运营成本、坏账准备金等,净利润可达到8000万到1亿。”
杨鸣和狄明交换了一个眼神。
“听起来很诱人。”
杨鸣说,“但要做到月交易额10亿,需要多大规模的运营团队?”
“至少100人。”
唐德回答,“包括风控部门30人,客服团队20人,it技术15人,市场销售30人,财务法务和行政管理10-15人。
初期投入在2000万左右,包括技术开、办公场地、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
他合上笔记本:“当然,这只是保守估计。
如果要做得更大,比如进入全国市场,投入和团队规模都要翻倍。
另外,资金池建设也很关键,平台需要准备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可能的坏账。
业内通常建议准备金比例不低于放贷总额的10。”
杨鸣点点头:“如果现在进入这个市场,前景如何?”
“时机很好。”
唐德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目前国内p2p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头部玩家还未形成,市场教育成本较高,但增长潜力巨大。
英国最大的p2p平台0pa,累计交易额过20亿英镑。
美国的lendgc1ub去年交易额达到15亿美元。
国内市场体量更大,潜力不言而喻。”
他补充道:“但挑战也很大。
一是获客成本高,信任难建立;二是风控体系需要时间积累数据和经验;三是随着行业展,未来几年监管必然趋严,平台需要有足够的合规能力和转型空间。”
杨鸣沉吟片刻:“你觉得,一年能解决五个亿的债务,通过做p2p,可能吗?”
唐德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杨鸣会问这个问题。
他思考了几秒钟,谨慎地回答:“理论上可能,但风险极高。
要一年获利五亿,按照3的手续费计算,需要撮合近170亿的交易额,平均每月14亿。
这个规模在当前阶段几乎不可能通过正常经营达到。”
他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除非走资金池模式,即平台自己充当放贷方,直接吸收投资者资金并放贷。
这样利润会大得多,因为可以拿到全部利差,而不只是手续费。
但这已经游走在非法集资的边缘,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很严重。”
杨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立即回应。
唐德继续说:“此外,p2p平台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坏账率。
正常情况下,坏账率控制在5以内是健康的。
如果坏账率过高,即使前期收益可观,长期来看也是不可持续的。”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事先已经打印好的材料,递给杨鸣:“这里是国内几家主要p2p平台的运营数据和模式分析,还有一些行业研究报告。
杨总可以参考一下。”
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