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初到末镇(2 / 3)
晴难以预报,所以迷信的乡民常认为有神灵居住在山里,东方西方都是如此。
——我们还是先去‘咸通旅社’驻扎吧。”
在“咸通旅社”
,一脸官威的丁霞君则向掌柜夫妇出示了官面开具的“科考”
证明,说他们是唐国教育部派下来的地质调查员和方志采编员。
掌柜夫妇也不敢生出什么歹心来。
陆澄问掌柜老刘借了三件老棉袄,裹在大家的正装外面御寒,另外付了一千银元食宿全包的十天住店费。
这笔钱在山阴县也是不菲,掌柜夫妇笑逐颜开。
“小陆,穿什么棉袄,送你们三件上好的狼皮袄!”
老刘豪爽道。
——这家“咸通旅社”
是山阴人掌柜老刘和他老婆从战后跑到末镇开设的。
他们有一个儿子在风光旖旎的省城临安上新式学堂。
这对中年夫妇为了供养儿子的前途,冒了极大的风险来末镇开设了镇子有史以来第一家旅社。
除了当旅社老板,他们也是镇子特产药材和毛皮最大的中间商。
每个月底,镇长赵金水都会派管家和他们例行交易。
旅社有一个房间里到处张挂着狼皮,摆满了炮制的虎骨药酒。
末镇不通电,也没有煤气,取水靠井水。
“咸通旅社”
的照明仍然是一百年前的煤油灯,唐国叫“气死风灯”
。
但有自鸣钟,还有一大堆翻烂了的介绍世界列国和科普知识的启蒙画报,是掌柜夫妇的儿子从省城带回来的读物。
这对中年夫妇视如珍宝,百读不厌。
在末镇熬了十来年的苦和累,掌柜夫妇闷声不响地积攒起一笔家产来。
丁霞君一说话,就像是在教训人不是,让听众自惭形秽,敬而远之;
陆澄请丁霞君闭嘴,他就坐在掌柜的房间里和掌柜老刘扯起大都会幻海的花花世界;
白晔还以自己名记者的见闻,给掌柜老婆分析唐国各所大学的考取难度,供掌柜老婆指点自己上中学的儿子。
“这地方一潭死水,鬼气深深的。
掌柜,你什么时候捞够钱离开这里呀?”
陆澄半开玩笑道。
“再攒点,再攒点。
末镇的人从山里猎杀老虎和野狼给我,我再炮制成药粉和药酒,倒卖给省里来的商人
——等我攒够了供儿子念大学的钱,就离开这个晦气地方,去县城,去省城,再也不回来了!”
掌柜和自己老婆互望一眼,感慨道。
一来二去,他们和掌柜夫妇拉近了关系,陆澄开始转入正题,
“我们是国家派来这里科考的——这镇子自古人杰地灵,我想请教掌柜,如今的末镇还留下什么稀奇古老的名胜和古物?”
掌柜老刘很嫌恶地道,“从没有听到什么老古的东西。”
他顺手给陆澄画了镇子的草图,有年代的东西只有两处:
一处是“赵家祠堂”
——赵家是末镇的土皇帝,不住在水洼,住在末镇的半山腰上,山腰的“赵家祠堂”
是末镇修缮的最隆重的殿堂。
前朝覆灭,唐国一新,却没有触动这里的社会。
赵家的老爷和少爷们依然留着前朝的辫子,在末镇念着前朝的经书,对族人行使着前朝的家法。
另一处是“土谷祠”
——建在贯穿整个末镇的水脉的尽头,本来是供奉护佑末镇农业的神祗。
但因为长久没有灵验,早断了香火,庙也残败不堪。
如今末镇全依仗猎杀野兽支持命脉,哪里需要农产之神,只是赵家顾及土谷之神的颜面,没有一拆了之。
这两处地方也在丁霞君收集的末镇资料之列,经过掌柜的确认,陆澄都准备去探察一番。
陆澄又问,“最近是不是有一队泰西人来末镇,没有光顾您的旅社吗?”
掌柜摇头道,
“——他们是赵家的贵客,一到镇子,全被赵家接到山腰上的赵府享受去了,哪会来我的旅社;
再说,我也不敢接待他们——那十三个泰西人全部都带着洋枪,和强盗没什么区别!”
陆澄一时不言语,从他的黑书包里取出克雷格落在自己手里的c级麻雀罗盘。
这枚c级麻雀罗盘指向持有者接触过和思念着的一件物体,直到持有者重新寻得。
如今陆澄是这枚c级麻雀罗盘的持有者,他曾经接触过一对波纹钢刀,现在陆澄凝神思念那对波纹钢刀。
c级麻雀罗盘本来纹丝不动的指针,顺应着陆澄的思念,转过一个角度,指向咸通旅社的西南方向。
陆澄对照了下掌柜画的末镇草图,西南方向,正是末镇山腰的赵府。
他拿着麻雀罗盘走出房间,走出旅社之外,麻雀罗盘的指针不断变换位置,但指示波纹钢刀的方向保持不变。
——在一座大型城市的范围内,指针有效。
——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