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乡里的风气(1 / 2)

加入书签

穿越农家养儿记正文卷第159章乡里的风气知道于氏五兄弟在他们老家,修了六间土房了,陈萱萱惊讶的不行。

“当家的,这才几年时间啊?”

“他们家怎么就修了这么多房子?”

顾言璋听了,轻轻的笑了笑,“他们家的人多呀,而且还特别的勤快。

租用了沼泽那边的地了之后,他们每年都在拼死拼活的干。

就连咱们家的一些地,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帮忙种的……”

知道于家是这么个情况,陈萱萱就轻轻的点了点头。

于氏五兄弟一大家子的人,加起来差不多有四五十口。

以前的时候,她就听着眼前的男人说,于家穷得不得了,家里头就只有两间遮风挡雨的茅草房。

而且,茅草房都已经旧了。

想到这些,陈萱萱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当家的,说到底,还是咱们这样的穷人家,日子过得太苦了……”

“……”

顾言璋知道自己媳妇深有感触,他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世道就是这样子的。”

“如果不信的话,你去外头走一走瞧一瞧,看看哪个只有几亩田地的农民,是发了大财来的……”

听到这样的话,陈萱萱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历史书上面看到的那些故事。

有些人特别推崇宋朝和明朝。

然而这两个朝代里,土地兼并的情况,都特别的严重。

绝大多数的农民们,手上的那几亩田,根本就养不活她们一大家子的人。

遇上灾害天气了,或者是被官府的人刁难了,他们手上的让他们活命的良田,就会被明里暗里的抢夺过去。

稍微有点关系有点势力的地主们,所拥有的土地就越来越多。

而占了绝大多数的农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所拥有的就越来越少。

没有田地,没有房屋,没有钱,有的就只有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不属于他们自己。

陈萱萱不想让全家人都落入到那样的境地之中,她认真的想了想,就试探性的跟自己身边的男人提议到。

“当家的,你说咱们家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

咱们这个时候呢,是不是应该把家里聪明一点的孩子,送到陈家村读读书?”

听到这个一番话,顾言璋当时条件反射性的摇了摇头。

“媳妇儿,这事儿啊,我看不大妥当……”

听到这话,陈萱萱立马就惊讶了。

“怎么就不大妥当了?”

“当家的,把咱们孩子送到私塾读书,这多好的一件事呀。”

“他们要是认得字要是真的也很有天赋,读书读出来了,考取了功名的话,那咱们这个家就等于说,是真的彻底的翻身了……”

顾言璋听了,轻轻的笑了笑,摇了摇头,“哎,读书的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说完这话,顾言璋就认真的看着她,眼睛里头写满了意味深长。

“媳妇儿啊,咱们这个家这几年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吃的用的穿的,都已经是这个村里头独一份了。

我敢保证,族长家的日子,都过得没有咱们好。”

“这十里八村的人,现在一提起咱们来,脸上都有说不完的妒忌和羡慕。

如果他们这个时候听到,咱们家有钱,把孩子送到私塾或者陈家村读书,……那他们再怎么克制自己,他们晚上的时候,或者是白天趁我不在的时候,肯定会跑到这里来踩点的……”

陈萱萱听到这么一番话,当时就有点懵了。

“什么踩点的?”

顾言璋知道自己的媳妇儿,活到这么大的岁数,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恶人和坏人。

于是,他有意提醒她道,“在咱们这些地方,你如果哪一天发了财,就会引起村里或者村外的那些人的注意。”

“如果你没有背景,没有实力保护你自己,你就会遇上明抢暗偷。

甚至是会遇上劫匪。

至于过来打秋风的那些人,就如同江中的鱼一样。

来了一批又一批。

你根本就应付不完。

如果你说自己的钱,都被借完了,后面这些没有借到钱的人,就会恨上你,在外面说你的闲话……”

听到顾言璋科普了风土民情之后,陈萱萱就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原来这乡下的风气,是这样子的。

当然,她不可否认,这有些农村应该是那种特别朴实,特别美好的。

然而,那种看上去特别朴实美好的农村,一般都是那种富裕的有钱的。

穷乡僻壤里,资源有限。

每个人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活着,肯定会使出浑身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把那些东西都搞到手。

陈萱萱还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室友,是睡在她的下铺的。

那位室友家里有四兄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