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开启了养殖业(1 / 2)

加入书签

穿越农家养儿记正文卷第112章开启了养殖业今年真的是一个粮食大丰收了。

顾家所种的糯米,差不多有两万斤呢!

两万斤的糯米,如果给黄捕头那里送个两千斤。

那他们就能在衙门那,少交一成半的税。

再剔除掉要给于家人的两成利,……陈萱萱觉得自己天天吃糯米饭,根本就不是梦了。

陈萱萱今年得了这么大收获后,她高兴的不行。

她高兴,她娘家也高兴。

因为老太太刘氏今年也开荒了一百多亩地。

所得的粮食也是两万多斤。

这些东西才收割回来,桐镇就有商家找上门,表示愿意收购。

于是,老太太刘氏二话不说,就用了一个合适的价格,把东西都卖了出去。

只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

卖糯米所得的钱,就让她攒下一部分,又买了一部分旧粮回家。

老太太刘氏今年,是准备养牛养猪了。

而陈萱萱这边,其实也跟老太太刘氏说好了,她准备养十头猪,还有两头驴子。

交了税之后,陈萱萱就跟老太太刘氏一样,把绝大多数的糯米,都卖了钱。

卖得的钱就换成那种陈粮。

陈萱萱带着顾言璋,跟着老太太刘氏陈大明他们,去桐镇买陈粮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这陈粮也分很多种。

还有各种各样的档次。

档次不同,价钱不一。

陈萱萱看的多了,又跟老太太刘氏商量一番之后,就买了两文钱一斤的陈粮。

这些陈粮有些发霉,有些生虫有些吃着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苦味。

还有一些,都是储存将近二十年的老东西。

这批陈粮,陈萱萱没打算自己吃。

她现在早就规划好了。

让那些猪和驴子吃。

另外,自家的那几亩麦子,不卖。

就自家吃。

至于那高粱面,也是自家吃。

至于那留存在家的一千斤糯米,也是供自己吃。

卖糯米的钱,并不是都用来买陈粮了。

陈萱萱还用一个合适的价格,买了12头小猪。

两头小驴子。

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卖货的掌柜的,就叫上了店里的店小二,赶着十辆骡子车,才把那些东西送到陈家村,和顾家岗。

今年这个夏天,老太太刘氏和陈萱萱母女两,到处跑。

城里城外的乱转。

天天这里花钱,那里花钱,还买这个买那个。

有些人看了,眼睛都发红了。

有钱啊,实在是太有钱了。

他们那些会算账的人,天天都在屋子里头给他们算账。

今天她们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明天她们又买了什么?又花了多少钱?

只要一想到这对母女俩,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足足花了一二十两银子,那些特别会打算盘的人,这忍不住的在私底下,骂她们是败家娘们。

有钱了,发财了,也不能这样花钱呀!

有了钱了,就得慢慢的攒起来。

最好是把那片地,直接买下来。

跟官府的人打交道,花银子,只租五年,那叫什么事儿呀?!

很多人一想到这里,就觉得陈萱萱和老太太刘氏,那就不是一个会过日子的。

然而,对于这样的问题,陈萱萱却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今年开春,他们种糯米。

糯米也算是一个大丰收,每亩的产量,差不多就已经有200多斤。

对于封建古代社会来说,每亩地的粮食产量,能有这么高,已经相当不错了。

因为这里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

这么大一片地今年能长得好,主要都是那些肥沃的淤泥的缘故。

淤泥里面的肥力,一旦被那些植物吸收完了,那么,在往后的岁月当中,在这样的土地里种植粮食作物,每一年的粮食产量都会逐渐的下降的。

因为他们这一大家子的人,根本就没那么多的粪肥。

如果花钱买那些粪肥的话,又是一大笔的开支。

再加上,几年过后,说不定就有那种有关系的大地主,盯着这一片地,所以,陈萱萱一直都在想着,自己现在没必要花那笔大钱,把这片地都给买了。

她如果真敢花钱买的话,绝对有人就会在私底下嘀咕,她那些钱是怎么来的?

她家是不是藏有什么大宝贝?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陈萱萱觉得自己,没必要买下那片地。

糯米大丰收之后,陈萱萱就又跟顾言璋说了,“当家的,趁着外面的天气还挺好的,温度也挺高的,咱们家还是得抓紧时间,抢种一些产量高的粮食作物。

就比如说,油菜黄豆什么的。”

顾言璋听了,爽快的答应了。

那些良田空在那里,他心里头都不舒坦的。

于是,他又跑到了于家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