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捷报未到(2 / 3)
大,但是嘴唇很薄。
从他的五官长相来看,他的年龄显然已经不小了!
阿史那库鲁循声看去,眼中闪过些迷茫,因为站在角落里的那个比自己还年长的老头,似乎从未见过。
“他是何人?”
旁边的内侍听到可汗的低声询问,急忙凑上前去,回道:“回可汗,此人名为克苏,是安禅具泥下的一名主事,平日不参与朝政,不知今日怎会出现在宴席之上。
可汗稍后,我这便差人将他驱离大殿。”
安禅具泥是突厥的一个官职,负责掌管家事,类似于国官,同时也负责掌管祭祀事务?。
而克苏只是其中的一位主事,并无实权也无兵权,只有祭祀或是有什么重大活动的时候,才会用的是他。
阿史那库鲁微微摇头,随后看向克苏,害怕他年岁大耳朵背,特意提高嗓音大声询问道:“上前来,你有何计策,说来听听。”
苏克迈步上前,站定后恭敬行礼,说道:“可汗,婺城以及周边各部落内,有些汉人奴隶,不妨将他们全都聚集到一起,命其登上城墙为质,以此作为制衡汉帝的手段。”
阿史那库鲁摸着胡须思考着,一些大臣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但也有大臣质疑:“若是汉帝不顾那些人质死活,强行攻城怎么办?”
克苏微微一笑,不紧不慢的说道:“汉朝的皇帝在他的子民前向来标榜仁义道德,不会允许这种有损声誉之事生。
只要我们拿捏好人质的尺度,汉军必定投鼠忌器。”
“再退一步说,就算汉帝下令不管这些人的死活,岂不是正好可以向他的臣子和子民证明,他们所拥护的皇帝,不过就是一个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暴君。”
“对待自己的子民尚且如此残忍,那么诸国会眼睁睁的看着汉朝一统天下吗?今日汉人的下场,便是诸国的明日。
在这样的威胁下,恐怕诸国不会在对汉朝趋炎附势了吧。
到那时,我们便可劝说所有与汉朝敌对的国家,同时征讨汉朝,共同瓜分大汉疆土。”
阿史那库鲁缓缓点头,“此计虽险,倒也值得一试。”
“可汗,恕臣之言,此举怕有不妥。
众所周知,几年前我突厥就曾与塞北诸国联合组成了百万大军,结果不还是未能击溃汉朝,而且”
人群中有人站了起来,只不过嘴里的话说了一半,他就及时闭上了嘴。
将后面那句您曾被汉军俘虏的话,硬生生的咽了回去。
阿史那库鲁听闻此言,倒是没多想,毕竟被俘虏的不是他。
顺口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当时诸多因素导致兵败。
本可汗刚刚说过了,这一计虽险,但若成功收益极大。”
他的话说完,殿内迎来了短暂的沉寂。
这股沉寂并未持续多久,就见有人起身站立,拱手道:“可汗,克苏之策看似巧妙,实则后患无穷。
一旦以汉人奴隶为人质,即便当下阻止了汉军进攻,此举会让我突厥勇士的名声玷污,甚至毁于一旦。
怕是在他国眼中,我突厥勇士将会沦为与汉人一样的卑鄙无耻之徒。”
众臣听闻,不禁窃窃私语,阿史那库鲁也陷入沉思。
对方说的没错,如果按照克苏的办法,其他国家势必会对突厥引以为傲的勇猛铁骑,有所诋毁。
就在他思索着该如何作出决策的时候,人群中又有人站了出来。
“可汗,臣以为克苏提出的计划可行。
现在我军一时受挫,想那汉朝的狗皇帝定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进攻婺城。
当然了,我突厥铁骑虽勇猛,但汉人狡诈,对他们的阴谋诡计我们是防不胜防。
所以臣觉得,用汉人卑鄙的手段对付卑鄙的汉人,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他说话倒是很谨慎,可能内心很是惧怕面前这位可汗动怒,所以将大军溃败被汉军全歼一事,说成了一时受挫。
未等阿史那库鲁开口,大殿内已经有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按耐不住,进行了抢答回怼。
“可汗,末将以为铁骑的勇猛的名声不能玷污。
只要我们的铁骑足够勇猛,管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都叫他们有来无回!
末将愿请命迎战汉军,只要他们敢来婺城,定要叫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勇士!”
虽说这位年轻将领的话听起来有些不知轻重,但在阿史那库鲁的耳朵里,倒是很提气。
提气归提气,还是要面对眼前的现实。
听着他们的争论,眉头紧皱着。
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无论是保全名声还是抵御汉军似乎都至关重要。
见可汗不语,阿巧力再次开口道:“可汗,此次战败乃是轻敌所致,并非汉军强大到不可战胜。
只要我突厥上下一心,必能重振旗鼓。
臣以为克苏的提议,可以考虑。”
“汉帝并非传言的那便残暴,用汉人奴隶制衡汉军,此法可行。
至少汉军会有所顾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