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改变主意了(2 / 3)
气。”
秦狄口中出一阵爽朗笑意,随后微微低头,在秋炎耳畔低语道:“朕不仅威武,还很强悍呢,尤其是雄起之时,今夜让你感受一下!”
她本是个很正经很单纯的女孩,无奈遇到了秦狄这样一个流氓。
即便在单纯,也会慢慢被他改变。
而且他的套路说来就来,总是令人猝不及防。
看着秋炎面露娇羞,秦狄轻轻拉起她的小手。
“正好有现成的猎物,我们就在猎场将他们烤了,晚膳就留在这里吃了。”
夜幕沉降,皇家猎场内的一片空地上,篝火亮光在夜风的吹动下轻舞。
一道星河横跨于头顶,听着远处的虫鸣蛙叫,感受着夜风轻抚,甚是惬意。
两日后,李存孝奉旨返回冀州。
秦狄带着朝中主要官员,亲自来到内城城门处为他送别。
来到城门处,看到整装待的羽林卫,众人还可以理解,在羽林卫的旁边,竟然多出了一些人。
打眼一瞧,一个个全都瞪大了眼睛。
在羽林卫旁边的队伍,可不是看热闹的百姓,而是半朝銮驾。
半朝銮驾排列整齐,旌旗飘扬,彰显着威严与尊贵。
众人面面相觑,皇帝在前,不敢出声,只能用眼神交流。
扫了一圈,彼此间的眼神中,全都充满了疑问。
按照规制,半朝銮驾则属于太子或皇帝特许的重臣才可享受的待遇。
李存孝身为兵马大元帅,在他返回冀州的队伍中惊现半朝銮驾,这份殊荣,属实令众臣感到意外。
“外城混乱,请陛下止步于此。”
看到羽林卫旁边的半朝銮驾,李存孝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皇帝的安排,他早已知晓。
秦狄:“也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你此行冀州,任重道远,一路多加小心。”
李存孝:“陛下不必牵挂,末将必会时刻谨记教诲,不负陛下所托。”
“陛下,您还是快让人出来吧,否则诸位大人还以为这半朝銮驾是为末将准备的呢。
这么大的风头,末将可接不住啊!”
听到李存孝的话,秦狄嘴角泛起阵阵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言道:“事成之后,朕可以赐你半朝銮驾。”
见李存孝面露窘态,秦狄也不再为难他,而是朝身边的杨公公递了个眼神。
领悟到皇帝眼神的杨公公清了清嗓子,口中高呼道:“陛下口谕,张琛接旨。”
杨公公这一嗓子喊出来,前来送别的官员彻底懵了。
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莫不是杨公公喊错了人?张琛接旨,张丞相不是身在梁都吗?
话音落下,城门的守备处的房间里,张琛身着一身华丽官服,手握笏板,出现在众人面前。
“嘶真的是张丞相。”
“天呐,张丞相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张相何时返京的,为何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看到张琛出现,已经开始有不少大人开始低语议论。
魏征与陈松对视一眼,感受到彼此的眼神询问后,两人又同时微微摇头示意。
在众人错愕眼神的注视中,张琛手握笏板,迈着四方官步来到皇帝面前。
躬身跪倒在地,口中言道:“臣张琛,叩见陛下,恭迎圣旨。”
杨公公见状,从袖筒内掏出圣旨卷轴,上前一步,站立在秦狄身后一侧。
缓缓将圣旨卷轴打开,言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圣王治世,以百姓安居为,朕本欲效仿。
然,塞北诸国宵小之辈,觊觎我朝疆域,擅动刀兵。
我朝天兵鏖战数年之久,宵小之辈退却。
为保境安民,本应挥军北伐。
朕念及苍生之苦,不忍百姓再受战乱之扰,特遣爱卿前往冀州与天罗和谈。
望爱卿能秉持公正、谦逊之态度,与敌国之君臣坦诚相待,自当雅量,彰显大国风范,寻求和平之良策。
和议之成败,关乎社稷之安危、百姓之福祉。
爱卿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若能达成和议,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共享太平,朕当不吝赏赐。
钦此!”
“臣张琛接旨,定不辜负陛下寄托,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琛面露凝重,接过杨公公手中的圣旨后,再次叩谢恩。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们也该启程了。”
说完这句话,秦狄招招手,杨公公急忙转身,将早已准备好的酒盅端了过来。
“这杯水酒,权当朕为二位爱卿饯行,朕在京都,等你们的好消息。”
秦狄端起酒盅,分别送到两人面前。
两人谢恩后,一饮而尽。
“微臣拜别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
“末将拜别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
两人再次叩,起身后李存孝翻身上马,对着朝中前来送行的官员拱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