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o章 道教江一贝(2 / 3)

加入书签

“师叔教诲,如雷贯耳,师侄必会时刻铭记于心,弘扬道法。”

嘴里的话铿锵有力,心中信念也越坚定。

“弘不弘扬道法暂且不提,这占卜一事,你还要想办法解决啊!”

斗志激昂的云霄子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变得萎靡。

“唉!

上官娘娘远在千里之外的郴州,见不到她本人,此事也无法调查清楚啊!”

说话间,云霄子的眼神有意无意的看向他这位师叔。

“你想做什么?该不会是想让我这个老头子替你跑一趟郴州吧。”

“师叔,您的这个主意好啊!

有您出马,必定”

“想都别想。

老朽能暂时留下来帮你,那是看在与你师傅多年的手足之情,郴州之行你另寻他人。

能去就去,不能去就等等。

短期内她没有性命之忧,不必急于一时。”

“话虽如此,但娘娘身份特殊,深受陛下喜爱,我们要极其小心。

据弟子所知,上官娘娘武艺高深莫测,皇帝更是有意让她成为武林盟主,统领江湖。”

“唉!

你若真想在皇帝身边混饭吃,那就多用点心吧。

你知道的这些消息,已经是去年的传闻了。

有朝廷扶持,哪门哪派敢公然反抗,江湖人早就将武林盟主的头衔拱手送到了上官云锦面前。”

他说的没错,云霄子的消息的确需要更新。

没办法,他曾跟随锦衣卫出海前往东瀛,返回后便去了南疆,随后又跟随皇帝返回梁都,让他根本就没有时间与江湖人接触,久而久之逐渐脱离了江湖的信息。

“呵呵,师叔说的没错。

弟子离开江湖久了,如今的江湖事确实知之甚少,今后还要多多仰仗师叔的指点。

有您老人家在,弟子心中就有底了。”

他们师侄两人在此畅谈叙旧之时,几千里外的冀州,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

战况对汉军来说,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算上敌军之前派出的先锋军残部,冀州方面敌军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人。

近两年的拉锯战,李存孝军团仅剩十万兵士。

死伤五万余人,歼灭敌军十万余人,俘虏近三万。

前几个月塞北援兵抵达后,李存孝军团开始以十万对抗四十万敌军的歼灭战。

人数虽然不多,这十万人已经算得上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强将,战力强悍,配合起来更是极为默契。

面对四十万敌军的进攻,汉军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配合弩箭的加持,击溃了敌军十几次的进攻。

塞北大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迷。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皑皑白雪覆盖塞北。

也不知怎的,气温骤降,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导致许多伤兵的伤口再次冻伤。

双方虽然没有再爆大规模战斗,但小股兵力的交锋一直未曾中断。

并非是朝廷没有给李存孝派遣援军,而是他将近两年招募的十余万新兵,全都调动到了杨世荣、喹莫和莫厝麾下。

作为镇北大元帅,他所顾及的并非是冀州的一州之地,还需纵观全局,用鲜血和生命拱卫京都安全。

交州方面,莫厝曾奉皇帝旨意,统帅五万大军前朝阳城驻守。

说是交州,其实与徐州很近,算是连接交州与徐州的一个枢纽城市。

两年前莫厝是统兵五万,后来随着李存孝的调遣以及徐州地方的募兵,目前总兵力达到了十五万人。

随着交州王的自立,莫厝驻守的朝阳城自然就成为了康渊怊的眼中钉肉中刺。

莫厝初到朝阳城之时,他曾打着视察军务的幌子亲自前往朝阳城,言语间对莫厝尽是试探与拉拢。

返回交州后,又曾多次派人送信问候莫厝,只是为了拉近双方关系。

对此莫厝只能积极应对,即便知道他已有反心,但没到那一步,就还是大汉臣子,他一个将军,官职再大也大不过一个藩王,自然不能无视,也不能翻脸。

自立之初,为了拉拢莫厝支持自己,康渊怊更是派遣使者前往朝阳城游说。

俗话说得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康渊怊是这样想,莫厝却没有这么做。

在莫厝眼中,交州本就是大汉疆土。

康渊怊自立之举,已经成为了他眼中的乱臣贼子,并非是一国的君主。

他派来的使臣刚刚抵达,莫厝当即下令,将使臣以及随行兵士的脑袋全都砍下,悬挂于城墙之上,以此来表达他对康渊怊的愤怒和羞辱之意。

此举自然引起了康渊怊的记恨,就近派兵征讨莫厝,在汉军弩箭的加持下,靠不得城池半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只能在距离朝阳城五十里外驻扎,形成对峙之态。

塞北二十万大军经交州南下,直奔朝阳城而来。

以十五万兵力对抗塞北与交州三十万的大军,勉强可以应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