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百万大军(1 / 2)

加入书签

“哼,北楚王何必着急。

我契丹大军在此坐镇,难道还怕他秦狄敢来刺杀你不成。”

说话的这人叫耶律指颜,契丹大汗耶律齐辉的堂弟,根正苗红的契丹皇室。

四十来岁,骁勇善战。

此次受王命,任契丹兵马大元帅,统帅大军三十万,前来突厥境内。

名义上是助秦浩复国,实则是想借机,侵占大汉疆域,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耶律将军此言差矣,这里是我突厥境内,纵使他秦狄的胆子再大,也不敢擅自闯入突厥。

我朝国力,不比你契丹差多少,保护北楚王的安全,没有任何问题。

依本元帅看,耶律将军还是挥师南下,直入郴州吧。”

身为东道主的阿史那库鲁,年龄比耶律指颜小两岁。

他虽不是突厥皇室,却在突厥有着高的地位与声望。

十余年,他率领突厥大军,东征西讨,吞并了不少草原上的部落。

如果没有阿史那库鲁,也不可能有今日的突厥。

十余年前,契丹的大军完全有能力碾压突厥,甚至可以吊打两个突厥。

当时的两国冲突不断,正是因为阿史那库鲁的上位,对契丹造成重创,战局生扭转,疆土逐渐扩张。

如今契丹与突厥和平相处五年,可以说阿史那库鲁功不可没。

五年的修生养息,突厥国力飞涨,直追塞北第一大国,契丹。

当初契丹大汗不攻打大汉,其中就有这些考虑。

谁也说不准,突厥人会不会趁着契丹攻打汉朝之际,顺势入侵契丹。

而突厥可汗自然也有这样的考虑,双方都觊觎大汉疆土,想分一杯羹,却又都担心,对方会趁机偷袭自己。

他们的相互制衡,给了秦狄灭掉越国的机会。

后来派遣到京都的使臣被杀,令他们意识到,若是再这样僵持下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日益强盛。

若真到那一天,想要对付大汉,那就太难了。

于是,两国派遣使臣洽谈,共商讨伐大汉的计划,恰逢此时,秦浩出现在辽源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耳中。

对他们来说,秦浩的出现,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枚棋子,用此来制衡大汉,名正言顺。

双方国君当场达成协议,分别出兵三十万,扶持秦浩自立为王,开启征讨大汉的新篇章。

看似珠联璧合,实则各怀鬼胎。

两国都不是傻子,为了保存己方实力,都想让对方打头阵。

甚至为了有朝一日称霸华夏,甚至将周边的一些小国,也都拉拢了过来。

天罗国当其冲,成为了联盟中的一员,派遣十五万大军。

除此之外,那些国力孱弱的小国,为了分一杯羹,两万三万的兵力,也被派遣到了剧阳。

三国的总兵力也就只有七十五万,加上些小国的零散兵力,这才有了所谓的百万大军。

参与此次计划的国度,不多不少,正好十国,也称之为十国联军。

乍一听似乎很厉害的样子,殊不知,一些小的国家,国土面积甚至还没有一个市的管辖大。

“好了,你们不要再争了。

半个月毫无结果,这样的争执有什么意义。”

秦浩虽阴柔,也有恼怒的时候。

他也明白,这些人名义上是来援助自己,但没有一个人会听从自己的号令。

“布鲁康,寡人封你为前锋大将军,就由你天罗国作为先锋,如何。”

秦浩双眼凝望布鲁康,静静等待着他的回答。

“楚王,有契丹与突厥在场,这个风头,哪能轮得到我小小的天罗。”

布鲁康身躯,躬身一拜,看似恭敬,心中已经被气的骂娘了。

本来就是,自己被国君派遣至此,并非是要讨好秦浩,只是不敢招惹突厥契丹两国。

秦浩虽被称为北楚王,在他眼中,不过就是个手无一兵一卒的光杆司令。

得到布鲁康的回答,秦浩的脸变得阴沉起来。

未等他怒,只听阿史那库鲁忽然开口。

“话不能这么说,在坐的诸位都知道,天罗兵勇将强,步鲁将军更是疆场中的一员猛将。

由步鲁将军担任先锋将军,我们的百万雄兵,必会势如破竹,直取京都。”

“耶律将军,你以为楚王的建议如何?”

阿史那库鲁说完这些,还不忘将话题抛给耶律指颜。

“楚王明鉴,阿史那将军说的没错,天罗国的兵士,素来以勇猛着称,本元帅以为,由步鲁将军担任先锋将军,最合适不过了。”

“步鲁将军,依本元帅看,你就别推辞了吧!”

耶律指颜与阿史那库鲁的话,明显就是在威胁,而且还是赤裸裸的威胁。

在两国夹缝中生存,并非易事,无论惹恼了谁,都有可能会面临灭国之灾。

事已至此,布鲁康心知肚明,他们这些要让自己带来的十五万大军,成为炮灰。

可是面对突厥和契丹的压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