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李庆谏言(1 / 2)

加入书签

“君主不必惊慌,汉军必定是想利用琦王的身份,胁迫我方撤军。

此事在熊达将军的信中已经得到验证。”

“琦王虽被俘,却性命无虞。

臣以为当务之急,要派重臣前往幽州。

了解详情,与之谈判,解救琦王殿下。”

丞相李庆的话刚刚说完,就见越国君主勃然大怒。

“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详情了解。

熊达信中说的清清楚楚,我军必须要退回国内,汉军才可放人。”

“立刻传寡人旨意,与汉朝议和。

以表诚意,令熊达率军先行退出幽州。”

闻听此言,李庆心头一沉,脸色骤变。

多少年来,越军终于打入了汉朝境内,屁股都没坐热呢,就要撤军议和,门也没有啊!

“君主三思,切莫冲动!

正是因为琦王在汉军手中,故此,汉军主帅才有恃无恐的提出过分要求。”

“汉军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必定不会让琦王出现任何闪失,否则他们手中就没有了谈判的筹码。”

“现在幽州不敌我军,连丢数城,我军占尽优势。

若此时与汉朝议和,势必会让他们觉得,是我越国怕了他们。

汉军必会趁着议和的机会,提出些无理要求。”

李庆耐着性子,将现在的局势分析出来。

对错暂且不提,他的这些话,确实令沙哲心中怒气逐渐平缓。

沙哲缓缓起身,慢慢来到面前,冷眼看向李庆。

“沙琦与寡人是一奶同胞的弟弟,寡人不能看他身处险境而不顾。

兄弟之情,你可懂?”

“臣知道君主重视手足之情,但家国利益,则凌驾于个人亲情之上。”

“想我二十万越军,历尽艰辛才攻入幽州,拔下的几座城池,都是用无数兵士的性命换来的。

若没有个合适的理由就轻易归还,恐引起众军不满。

如果真是那样,则军心不稳,恐生祸端!”

“为了越国百姓,为了越国的千秋万代,臣请君主三思而行。”

李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只为分析利弊,间接告诉沙哲,眼光要长远。

而沙哲的内心也确实有些动摇,见他凝眉思索,李庆继续言道:

“若汉军真的是兵强马壮,必会出兵收腹失地。

如今汉军却用琦王的性命胁迫我军,可见他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并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

“汉帝既然想用琦王性命胁迫我们撤军,那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

不仅要继续强势的攻打幽州,还要派兵增援熊达将军。

一方面可向汉军展示我大越的强大,另一方面则可以击垮他们内心的侥幸。

即便议和,也要打的他们主动求和,方为上策。”

“你是让寡人置琦王生死于不顾。”

沙哲的语气有些阴冷,双眸湛露寒光。

若是别人看到他现在的凌厉眼神,只怕双腿都会吓得软。

李庆却没有丝毫畏惧,双眼直勾勾的迎了上去。

“边陲小城立国,经七代君主的励精图治,才有了今日的越国。

历经百年沧桑,其中艰辛岂是三言两语可述。

越国能有今日之盛世,是由历代君王与将士,用鲜血浇灌而成。”

“敢问君主,是要天下还是要手足亲情。”

李庆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令沙哲无言以对。

有心想怼他几句,细品之下,他说的还都对。

屋内的气氛开始变得沉闷,死一般的寂静。

“君主,幽州战事已僵持多日,若再继续耽搁下去,我军士气必会受挫,请君主早做决断。”

看着李庆突然跪倒在地,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沙哲真就拿他没办法。

入朝二十余载,已是三朝元老,历代君主对他都颇为倚重。

沙哲不断在屋内踱步,脑袋里不断思索着。

不知过了多久,在李庆的注视下,他止住脚步。

嘴里暗暗叹出长气,内心的挣扎似乎终于有了抉择。

“寡人派你领兵五万,前往幽州,处理前方战事及政务。

寡人的要求只有一条,要尽最大努力,将琦王带回梁城。”

“君主放心,臣必不辱命。”

得到君主旨意的李庆,顿时松了口气,当即起身,深施一礼。

“臣即刻就去准备,明日一早便率军出。”

“去吧!

寡人在梁城等你的好消息。”

李庆走后,沙哲眼眸中闪露杀意,双手紧握,骨节吱吱作响。

“秦狄,你若敢动沙琦一根毫毛,寡人必亲自率兵,杀入京都,砍下你的头颅!”

沙哲低语着,却不知道此时的沙琦,脚筋早就被挑断,成为了残废之人。

越国西北边境,一支三千余人的队伍,从深山中蹿了出来。

“陛下,我们已经穿越了越国边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