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整两张绿卡(1 / 2)
,从仙剑开始拯救女娲
所谓星蕴,乃是此方天地独有的灵魂刻印,隐藏着生命与力量的奥秘。
相传每一个生物的星蕴都不尽相同。
纵使是同一种类别,亦会有不同的属性。
谢云书既得地皇女娲将自身神血相送,融入圣灵之血,会使魂魄多出一份馈赠,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修行者无论仙妖,都可以通过吸收日月精华,唤醒隐藏在星蕴中的力量,化为己用。
简单根据游戏来说,星蕴就是技能树,通过星蕴点点出额外属性,并且能挖掘出魂魄中隐藏的技能等等增益。
至于星蕴为什么是“蛙”
,实在是谢云书与女娲关系过于紧密。
蛙图腾,在先民文化中,乃是生命与繁衍的象征。
而在神话中,伏羲掌日中金乌,女娲代月中蟾蜍,两者方为最早记录的创世神。
无论是传说,女娲代表月相,月藏“玉蟾”
的意象,又或者历史里仰韶文化,蛙图腾始终是包括鹿纹、鱼纹在内的几种原始图腾之一。
虽然地皇女娲并非创世神,终究与此相关。
譬如风晴雪作为信仰女娲的部族族人,星蕴乃是腾蛇,一身所学却都与“月中蟾宫”
有所关联。
至于这“蛙图腾”
,谢云书略一探究,也并不是世俗所认识的蛤蟆模样,更像是双龙首蛙身的复合图腾,符合商周时期“娲乘双龙”
的文物记录。
不过,谢云书一数自己现在一百六十多级,系统很人性化地把之前积攒下的星蕴点,全部以数据面板的形式拟定了出来。
就是当着三位大神的面,谢云书也空好好研究,怎么着把它给变现了。
这一点倒是一个意外之喜,谢云书欣喜不已道:“娲皇如此嘉赏,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你理所应得。”
像是过去曾经抚摸蚩尤面庞一样,女娲真身复苏以来,头一次抬起玉臂以掌面轻抚触碰了一下谢云书的面部轮廓,慈和地说道:“当初,吾为蚩尤的创造与勇敢心生激赏,却忘却人类的进益,并不该依赖于某一部族体现。
或许以偏概全,是吾等神明难以避免的错误。
这一次,应当是吾向你致谢才对。”
“假如安邑是靠自己铸出的始祖剑,还会令人敬佩,可惜并不是。
对于那位铸师襄垣,我并没有任何的感触。
千万年过来,事实证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也和‘剑’这一兵器,没有任何牵扯。”
“嗯……”
古剑的故事起始于“始祖剑”
与七凶剑,却和人类的发展关系不大。
说到底,还是太古之初,包括神明在内的生灵见识太少,都很纯良,才会那么好说话把自己的本源送了出去。
而蚩尤兄弟打造“始祖剑·断生”
的过程,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尤其铸剑这一茬,蚩尤一方面宣扬绝不依赖神生存,想帮弟弟铸一口杀神的剑;一方面把自己当大爷,带着族人去找三皇十神要他们的本源当铸剑材料。
要是有人敢找谢云书要他的功力铸剑,然后自己什么代价都不付出,而且这把武器还是用来杀他的,谢云书早就喷他“你他娘是谁啊”
了。
结果到了最后,没有钟鼓这位稍胜过神的应龙之祖偏爱,这两兄弟半路都凉了,始祖剑根本铸不出来。
倘若人类的进步,是通过钟鼓拉偏架,用神龙去令神明忌惮,才能显现“抗争”
与“人力胜天”
的价值,那未免太过搞笑。
谢云书道:“没有安邑,也会有其他的部族。
人类的进步,从来不是依靠某一方的强盛而凸显。
这几千年来,天地之间几无仙神,仍在稳步向前便是明证。”
“吾,不会再干涉人族的发展。
或许,亦会像神农一样,干脆不闻不问。”
“但是,诸位亲手创造了始祖魔……”
谢云书可不是想让女娲矫枉过正:“我想,神灵如果能放下高高在上的位格,亲身体会人族文化的变迁发展,人神之间便不会有那么多的误解。
现在的人类,早与过去不同。
您若是真愿意了解,应该去问一问姬轩辕。”
“轩辕黄帝?”
“只余精神,不久即转世。
他看遍四千年文明演变,如今人在鄢陵。
那里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不知是否有幸令娲皇移驾?”
“自然。”
几千年幽闭在地界幽都,女娲定是考虑过许多事情。
她收回手掌瞧了瞧,说道:“过去犯下的错误,不能再重蹈覆辙。
飞廉,你是否也这样认为?”
“反正时常行走人间,对我来说,可比天界有趣多了。
姬轩辕……当初他与赤水女子献共战蚩尤等群魔,可是大放异彩,见一见便再见一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