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标准答案?我不服!(2 / 3)
随着周围百姓的议论声音越来越大,赵高的神色也不由得愈发得意。
目光落到女帝的身上,赵高还想继续开口,却发现女帝的神情与自己截然相反:
“我觉得……李欣悦之谋,确实要比滢儿的策论更好一些。”
“陛下?”
听到女帝口中的话语,赵高的表情不由得一僵:
这是什么意思?
且不提女帝本来就应该和自己同属一个阵营,赵滢的这篇策论,可是由他亲自所做。
如今说出这般话语,岂不是在说他赵高甚至不及一个小丫头?
念头运转之间,即使是赵高也不由得一阵恼怒:
“李欣悦之答视百姓如草芥,一纸言论,满是荒唐。”
“反观赵滢,联合世家豪门,再由朝廷出面担保借粮给百姓,只需要在灾情过后多还三成,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天下商人借着天灾趁火打劫,而且还能让百姓更加平稳的度过天灾……”
“两者相比,高下立现!”
“陛下,你可莫要因为李平安稍有功劳,就徇情于其啊!”
不得不承认能够成为左相,赵高多少是有些情商智慧在身上的。
即使心中满是怒火,但到了此时,他也不忘给女帝一个台阶,将这个‘反常理’的评判推到了李平安的身上,以此塑造女帝知恩图报、不忘旧臣的宏伟形象。
‘哈哈哈哈~’
但让赵高没想到的是,他的话语刚刚出口,一旁却猛地响起了一阵笑声。
紧接着,不等赵高询问,王振山的声音已经主动响了起来:
“左相大人,你位高权重、出身显赫,怕是不知道我大虞当年经历过什么吧?”
“你……”
听到王振山的话语,赵高不由得产生几分不好的预感:
“什么意思?”
‘呵呵~’
脸上露出冷笑,王振山这才继续开口道:
“天逢大灾,百姓无救,此题虽然新出,但这种状况却是我大虞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已经经历过的事情了。”
“左相大人所说的与世家富商借粮之策,当时太祖皇帝亲自前去,以次年多还五成为利,尚且没有成功,左相觉得自己比太祖皇帝还要厉害?”
“至于当时之厄……”
稍微停顿一下,王振山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几分:
“便是采用了并肩王提出的‘麸活人’、‘工代赈’之策,方才顺利解除的。”
“我……”
随着王振山的话语出口,赵高的表情猛地一僵,直到此时,他才算是终于明白了女帝为何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且不提李欣悦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标准答案’,单是判定李欣悦的策论不如自……赵滢,就等于在否定太祖当初的决策。
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时代,做出这等事情,对于女帝的名声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此刻,他们中了一种阳谋。
目光从女帝略显尴尬的脸上飘过,赵高的神情有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