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瓶颈&突破(1 / 2)

加入书签

不就是恐惧吗,谁还没看过几部鬼片了!

她豁出去了!

姜茶集中注意力,回想起当初半夜不睡觉躲在被窝里看《午夜凶铃》的作死行为,害怕到一个月都不敢关灯睡觉的灰暗经历。

渐渐的,老戏骨和周围的心声都远去,只剩她心如擂鼓,吓的。

嘴唇哆嗦,腿开始不受控制的打颤。

完全真情实演。

“过了!”

几人演完凑到李导身边观看。

老戏骨看完回放,难得地点了点头,内心道:【嗯,这下有点意思了。

李导也表示了认可。

姜茶松了一口气,还好,再ng她真没勇气再来一遍了。

集训结束后,《迷雾》正式开拍,姜茶的演技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李导和一众演员都觉得她是个好苗子。

但很快,她就遇到了更大的瓶颈。

一场需要表现角色内心极度复杂和挣扎的文戏——

等待搜救中饥饿降临,主角林晚看着自己藏起来的最后一包饼干和几瓶水,想到下落不明的儿子,再看向角落里虚弱孕妇。

最终,她默默地将大部分食物和水推了出去,自己只掰了一小块饼干,就着雨水咽下。

没有激烈的动作,没有嚎啕大哭,全靠眼神、微表情和台词节奏来传递那种平静海面下的暗潮汹涌。

姜茶ng了十几次。

李导的脸色越来越沉,虽然没破口大骂,但那种无声的压力更让人窒息。

“不对。”

“感觉不对。”

“你还是没懂。”

“休息十分钟,再找找感觉。”

姜茶走到角落,沮丧地坐下。

她明明“听”

懂了李导想要什么——“隐忍的痛楚”

、“抉择的艰难”

也回忆了表演老师教的方法,模仿了看过的经典影片片段,可就是做不到位。

表演出来的东西总是差一层,浮于表面,无法触动人心。

她能听到周围工作人员细微的议论心声:【还是年轻啊,这种戏撑不起来。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

【李导要求也太高了…】

连一向对她和颜悦色的谢允,内心也轻轻叹了口气。

【遇到坎了,这关得她自己过。

这些声音像针一样扎着她。

她甚至有点依赖性地想去“听听”

顾砚迟如果在会怎么想,或者周景珩会不会觉得她浪费了机会……

又一次ng的时候,她慌张地看向李导,像个六神无主的孩子。

李导面沉如水,终于开口了:“过来。”

她忐忑不安的挪到李导面前,却没等到劈头盖脸的臭骂——反而让她看自己刚刚演的戏份。

“感觉如何?”

李导问。

“……很生硬?”

她看得脚趾抠地。

“我看不到你的灵魂,这只是一个躯壳,没有你自己。”

姜茶听得心头剧震。

她坐在椅子上,魂不守舍的,一直在想李导说的话。

“……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接受太多外来的声音,越会迷失自我。”

“想演好内心戏,要听自己怎么想。”

她突然意识到,她一直以来的“顺利”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取”

他人的期望和反馈,然后快调整自己去“匹配”

她像是在完成一道道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却从未真正内化出属于自己的解题能力。

对于简单的、情绪外放的角色或场景,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但面对《迷雾》中这个层次复杂、内心深厚的角色,这种“拿来主义”

就不够用了。

她没有建立起真正属于这个角色的情感核心和体验。

读心术,反而成了她深入体验角色、磨练自身演技的障碍。

这个认知让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休息结束,再次拍摄。

姜茶站在镜头前,努力摒弃掉所有杂念——

不去“听”

李导要什么,不去想别人怎么演,甚至暂时屏蔽了对自己表现的评判。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尝试完全钻进角色的躯壳里,去感受她的处境,她的两难,她的痛苦与坚持。

这一次,她不再“表演”

挣扎,而是尝试去“成为”

那个正在挣扎的人。

效果依然不完美,甚至因为生疏而显得有些笨拙。

“卡!”

李导喊停,眉头依旧皱着,但盯着监视器看了半晌,却说了句。

“……方向对了点。

记住这种感觉。

明天继续。”

虽然没有通过,但姜茶心里却亮起了一小簇火苗。

她好像摸到了一点门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