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君臣斗(2 / 3)

加入书签

宁人,怎么能把事情闹大?

徐光启这样说,这样处理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过韩爌可不这么想,对黄克缵使了一个眼色。

黄克缵立马会意,直接说道:“陛下,臣以为徐阁老说的有道理。

不过臣以为,只是发出一份布告尚显不足,毕竟这件事情已经闹到这么大了。

一份布告,怕是不能够说服那些学子。

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挑拨,反而会有麻烦。”

听到这话之后,徐光启的脸色就是一沉。

徐光启没想到没有答应他们两个,他们两个还是要搞事情。

徐光启心里面开始不断的思索着,要怎么粉碎韩爌他们的阴谋?

在徐光启看来,韩爌两人就是在搞阴谋诡计,公然的排除异己、结党营私。

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语气赞同的说道:“黄爱卿说的有道理。

那么黄爱卿可有什么办法?不妨说来听一听。”

对于下面这三人的勾心斗角,朱由校自然看得出来。

孙承宗走了之后,这两方人就开始互相撕咬了。

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就更加激化了这种矛盾,说白了无非就是在争权夺利罢了。

这让朱由校有些无奈。

还真是有些迫不及待,看来有些事情要改一改。

第五

黄克缵见到朱由校赞同自己,心中大喜,连忙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廷该派遣重臣前往首善书院,一来可表达朝廷重视之意,二来也可安抚人心。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什么情况,也可以在现场及时处理,以防意外。”

这个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看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处理方法。

可是朱由校的心里面明白,这只不过就是一个试探性的开始而已。

他们也不是真的想把这件事情交给朝廷重臣去做,也不是真的想做好。

或许这里面有这样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为了崔呈秀。

一旦这件事情朱由校答应了下来,派出的这位重臣自然就接替了崔呈秀的责任,这件事情自然就是崔呈秀没有办好了。

原本安抚学子的事情应该交给崔呈秀来做,现在没交给他,那就证明朱由校对他不满意。

到时候必然会有人对崔呈秀群起而攻之,说他没有资格主持皇家书院的改革,想要换人。

至于说换谁,那自然就是派去主持的这位朝廷重臣。

这里面的心思就比较多了。

于是朱由校问道:“黄爱卿觉得谁比较合适?”

听了这话之后,黄克缵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眉头开始想。

半晌之后,才试探着说道:“如果派出的官员职位太高,有一些不太合时宜;官职太低,显得不太重视。

所以臣觉得礼部侍郎冯从吾正合适。”

“一来,礼部侍郎冯从吾官职合适。

二来,冯从吾主持皇家书院,对这里面的事情比较了解。

想来,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去做,必然是事半功倍。”

朱由校听了这话之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是要想得到崔呈秀的差事,以冯从吾来替代崔呈秀。

一旦冯从吾把这件事情给做成了,在礼部之中必然势力大增。

到了那个时候,徐光启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朱由校沉吟了片刻,转头看向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有何看法?”

“臣以为黄阁老的提议是个好提议。”

徐光启先肯定了黄克缵,毕竟大家在皇帝面前还是要表现出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

大家都是一心为朝廷做事的,我先赞同了你,也代表着我下面说的话没有私心。

刚刚黄克缵就给徐光启来了这一手,现在徐光启这么做也算是还了回去。

于是徐光启说道:“只不过有一点臣不太赞同,臣以为还是派出一位朝廷重臣比较合适。

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京城内外的读书人人心惶惶,甚至会影响到官场上的很多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派出朝廷众臣的效果会更好,也能够彰显朝廷对读书人的重视。

所以臣以为,派出礼部尚书沈庭筠更加合适,请陛下明察。”

徐光启把沈庭筠推了出来,这也是硬着头皮要做的事情。

如果让冯从吾去了,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如果沈庭筠去平息了这件事情,那么他的威望也会很高。

如果能从崔呈秀的手里面把这个差事接过来,那就更好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徐光启只能这么做。

听着徐光启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

显然双方在这件事情上斗上了法。

不过,朱由校不可能任由他们来回斗,这件事情要是让他们这么搞,那岂不是糟糕了?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说道:“这件事情怕是有内情。”

听到朱由校的话,韩爌三人顿时一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