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意难平(2 / 3)

加入书签

?”

“好看!”

“非常精彩!”

“不要被它的分类给蒙蔽了。”

“我原来,也以为是儿童电影,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同事强烈推荐我去看,我就去了……真香!”

“首先,这是一部难得的儿童片。

但是在儿童片外衣下,又充斥着黑色幽默元素,笑点充满着讽刺与悲凉!”

“在电影里,展现最有落差的部分,就是小兵与高层之间了!

身为战争的英雄,调到师部却是给师长打杂,帮师长太太洗衣服,带孩子……美其名曰,报效国家。”

“笑中带泪,泪中有笑!”

“……”

一个个评论,不同的见解,把许多人的心思勾了起来。

这电影,真那么有意思吗?

另外一些人也注意到了,电影的导演名字。

“啊,这个莽哥,不就是……”

“《万万没想到》、《大侠卢小鱼》。”

“他真拍电影了啊。”

“不是说,要拍战争片么。

搞了半天,是儿童喜剧呀。”

“喜剧好啊,他擅长。”

“……他不早说,早知道是喜剧片,我早买票了。”

“就是,拍别的,我觉得他不行,但是拍喜剧,可以期待一下。

总而言之……我买票去了。”

“莽哥霸气,必须支持啊。”

短视频的粉丝,顿时冒泡了。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表示了支持。

余念的粉丝,也跟着上线。

“咦,这不是那个,扬言要教余念导演拍战争片的小丑吗?他的电影上映了?必须抵制啊!”

“啧,一堆人说好,花了多少钱营销?”

“垃圾导演,能拍得了什么好片子?”

“把片名挂出来,号召大家避雷!”

“千万不要去看。”

“……”

余念的粉丝,数量不少。

在他们的冲击下,给《三毛从军记》打好评的言论,顿时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一些人自然不服气,不可避免的争吵。

只不过余念的粉丝,积累了多年,哪怕他没有刻意培养、拉拢,这些粉丝也会自己团结在一起,有章法、有组织,统一协调。

这是正规军。

而《三毛》粉,觉得电影不错罢了,谈不上忠心。

更何况,看了电影的人,多数是有家有口的中年男女,他们更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无谓的争端上。

所以吵两句,他们就下线了,懒得置气。

结果早注定了,自然是余念的粉丝大获全胜,洋洋得意,耀武扬威。

一边倒的“战争”

,反而没激起什么浪花。

但是许多人看在眼中,也有一些人产生了逆反心理。

你不让看,我偏要看。

他们本来对《三毛从军记》,没有什么兴趣的。

但是有人却通过“强制”

手段,不让他们去看。

凭什么?

这种心态下,翌日《三毛从军记》单日票房,不降反升。

九千八百万的数字,与《定鼎》相差无几。

一片哗然,沸腾!

电影连续两天,占据了票房排行榜单第二的位置。

媒体记者再忽略过去,也没必要再从事这个行业。

当天,各大媒体网站、报刊,纷纷派遣“精兵悍将”

,线上线下搜罗《三毛从军记》的一切信息,然后他们惊奇的发现,这是有待开发的大宝藏。

电影演员阵容,堪称是杂牌军。

最有名气的几个网红,在电影之中堪称是路人,连台词都没有几句,就在主角身边,卖肌肉、傻笑。

剩下的,清一色无名小卒。

关键是,一个个角色,都长得“奇形怪状”

,唯一的正常人,相貌过得去的,就是长了三根毛的主角,还有师长太太。

一群要名气没名气,要颜值没颜值的演员,却在电影中表现非常出彩,让观众捧腹大笑。

或许,这是演员自己厉害。

但是多数记者却觉得,这应该是导演的功劳。

一个记者忍不住感叹,“有人知道,这个莽哥,到底是从哪个旮旯角落迸出来的么?”

“还真不清楚。”

旁边的同行摇头,说了实话,“其实昨天,我们就在调查他的来历,硬是查不到。”

“这么神秘?”

那个记者觉得奇怪,“入这个圈子,无非是求名为利,他干嘛这样遮掩自己?”

“其实也不算遮掩。”

同行查过了,知道一些情况,“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喜欢搞这种花样,给自己起网名,拿网名当正名看待。”

“你看他拍的短视频就知道了,什么美术、道具、场记之类的职工,用也不是真名,而是橙子、果子狸、花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